搜索
首页 《暑夕三首》 夜深月晒碧荷香,傍水亭台易得凉。

夜深月晒碧荷香,傍水亭台易得凉。

意思:夜深月晒碧荷香,沿着亭台易得凉。

出自作者[宋]王镃的《暑夕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夜深月晒碧荷香,傍水亭台易得凉。更剪遮窗蕉叶去,放教山影入藤床》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宜人的夏日夜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生活的安逸感。 首句“夜深月晒碧荷香”,诗人以荷香入诗,营造出宁静、清新的氛围。夜深人静,皎洁的月光洒在碧绿的荷叶上,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这种描绘让人仿佛置身于荷塘边,感受着夜晚的宁静和荷香的宜人。 “傍水亭台易得凉”一句,诗人通过“傍水”和“凉”两个词,描绘出亭台水边的清凉环境。在夏日夜晚,亭台傍水而建,微风拂过,带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这句诗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受。 “更剪遮窗蕉叶去”一句,诗人通过剪去遮窗的芭蕉叶,让窗外的山影进入藤床。这句诗描绘了一个细节,即诗人为了更好地欣赏夜景,剪去了遮窗的芭蕉叶,让山影清晰地映入眼帘。这种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感受和欣赏。 最后,“放教山影入藤床”一句,诗人以“放教”一词表达了让山影自由进入藤床的意愿,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满足感。山影映入藤床,与月光、荷叶、微风等自然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宜人的夏日夜景。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细节描写,描绘出一幅宁静而宜人的夏日夜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安逸感。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细腻感受和欣赏,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美好生活的态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夜深月晒碧荷香,傍水亭台易得凉。
更剪遮窗蕉叶去,放教山影入藤床。

关键词解释

  • 碧荷

    读音:bì hé

    繁体字:碧荷

    意思:碧莲;绿荷。
      ▶唐·李白《古风》之二六:“碧荷生幽泉,朝日艷且鲜。”
      ▶唐·李群玉《晚莲》诗:“露冷芳意尽,稀疏空碧荷。”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连城》:“慵

  • 夜深

    读音:yè shēn

    繁体字:夜深

    英语:late at night; in the dead of night

    意思:犹深夜。
      ▶唐·杜甫《玩月呈汉中王》诗:“夜深露气清,江月满江城。”

  • 水亭

    读音:shuǐ tíng

    繁体字:水亭

    意思:临水的亭子。
      ▶唐·杜审言《夏日过郑七山斋》诗:“薜萝山迳入,荷芰水亭开。”
      ▶宋·欧阳修《花赋》:“晚浦烟霞,水亭风日。”
      ▶清·高宗《戊辰大明湖题》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