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竹枝歌七首》 岸旁燎火莫阑残,须念儿郎手脚寒。

岸旁燎火莫阑残,须念儿郎手脚寒。

意思:岸旁大火没有尽残,要念儿郎手脚冷。

出自作者[宋]杨万里的《竹枝歌七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岸旁燎火莫阑残,须念儿郎手脚寒。更把绿荷包热饭,前头不怕上高滩。》是一首描绘生活场景的诗,它以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深深关爱之情。 首句“岸旁燎火莫阑残,须念儿郎手脚寒。”描绘了母亲在岸旁生火,驱寒的场景。这里的“燎火”象征着母亲对孩子的温暖和关爱,而“莫阑残”则表达了母亲对火火的珍视,同时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孩子还处于寒冷之中。这句诗通过视觉和情感表达,展现了母亲的细心和体贴。 “更把绿荷包热饭,前头不怕上高滩。”这句诗描绘了母亲为孩子准备的“热饭”,用“绿荷包”包裹着,象征着母亲对孩子的关怀和照顾。这句诗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生活照顾,让孩子在困难面前有足够的准备和力量去面对。 整首诗以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和关怀。它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复杂的修辞,但却深深地打动了人心。它告诉我们,母爱是无私的,是伟大的,是值得我们珍惜和感恩的。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温情和关怀的诗,它以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和关怀。它提醒我们,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无论我们做什么,都不要忘记我们的母亲对我们的关爱和付出。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岸旁燎火莫阑残,须念儿郎手脚寒。
更把绿荷包热饭,前头不怕上高滩。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奉新县、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关键词解释

  • 儿郎

    读音:ér láng

    繁体字:兒郎

    英语:man

    意思:(儿郎,儿郎)

     1.青年,小伙子。
      ▶南朝·陈徐陵《乌栖曲》之一:“风流荀令好儿郎,偏能傅粉复熏香。”
      

  • 手脚

    读音:shǒu jiǎo

    繁体字:手腳

    短语:小动作

    英语:motion

    意思:
     补证条目
    1.手和脚。
    ▶《普曜经·召魔品》:“天龙眷属,一切手脚,其

  • 燎火

    读音:liǎo huǒ

    繁体字:燎火

    意思:I

     1.延烧着的火。
       ▶晋·葛洪《抱朴子•审举》:“燎火及室,不奔走灌注,而揖让盘旋,吾未见其焚之自息也。”
       ▶南朝·陈徐陵《陈公九锡文》:“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