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欲去尚回首,多少人来不肯听。
意思:我现在要去还回头,有多少人来不肯听。
出自作者[宋]钱厚的《漱石轩》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山间清泉的诗,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首句“石窦鸣泉自招隐,故邀风月到林扃”,诗人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山间一处名为“石窦鸣泉”的风景,此处吸引着人们前来隐居,也邀请风月为伴,进入林中。这里的“石窦”和“鸣泉”是诗中重要的意象,“石窦”指的是石头洞中流出的泉水,而“鸣泉”则是指水在石头洞中流动的声音,形象生动。诗人用“自招隐”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而“邀风月到林扃”则描绘了山林间的宁静与美丽,风和月成为了山林的客人,与诗人一同欣赏这美丽的景色。
“我今欲去尚回首,多少人来不肯听。”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美景的留恋,诗人想要离开山林,但又回头眷恋,不愿离去。这里的“多少人来不肯听”可能是指那些世俗之人无法欣赏山林的美景,或者是不愿倾听自然的声音。诗人用这种对比的手法,表达了对山林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语言简洁生动,意象鲜明,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同时,诗人通过对“石窦鸣泉”这一自然景观的描绘,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尊重,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