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黄河》 白马桥边迎送胡,冀州断道无来车。

白马桥边迎送胡,冀州断道无来车。

意思:白马桥边迎接送胡,冀州断道无来车。

出自作者[宋]晁补之的《黄河》

全文赏析

这首诗《黄河啮小吴,天汉失龟鳖》描绘了黄河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思考。诗中描述了黄河的侵蚀作用,使得小吴一带的地貌发生了变化,如同被黄河的牙齿啃啮一般。同时,天汉(即银河)也失去了龟鳖的踪影,象征着自然的秩序被打乱。 接着,诗人转向了对灵原潭中藕烂死的现象的思考,指出只有菖蒲在节骨中不停止生长。这暗示了即使环境恶劣,有些植物也能坚韧生存。 诗中的白马桥边和冀州都是地理位置的象征,桥边的迎送胡人和断道无来车,描绘了战乱或交通阻断的景象。新堤筑得高峻,而旧堤上的杵声却不能断绝,表明新旧交替,但劳动的声音仍然存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和自然规律的思考。诗人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对人世沧桑的描绘,都体现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同时,诗中的细节描绘也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和深刻理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黄河啮小吴,天汉失龟鳖。
灵原潭下藕烂死,只有菖蒲不生节。
白马桥边迎送胡,冀州断道无来车。
新堤筑得高嵽嵲,旧堤杵声未可绝。
作者介绍 晁补之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关键词解释

  • 冀州

    读音:jì zhōu

    繁体字:冀州

    英语:Ji prefecture

    意思:
     1.古九州之一。
      ▶《尔雅•释地》:“两河间曰冀州。”
      ▶郭璞注:“自东河至西河。”

  • 迎送

    读音:yíng sòng

    繁体字:迎送

    意思:迎来送往。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北人迎送并至门,相见则揖,皆古之道也。”
      ▶《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一路迎送荣耀,自不必说。”
      

  • 白马

    读音:bái mǎ

    繁体字:白馬

    英语:Baima

    意思:(白马,白马)

     1.白色的马。
      ▶《左传•定公十年》:“公子地有白马四。公嬖向魋。
      ▶魋欲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