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解释 唐 代宫名。 贞观 八年建 永安宫 ,九年改名 大明宫 。 龙朔 二年增建,改名 蓬莱宫 , 长安 元年复称 大明宫 。亦谓之东内。内有 麟德 、 含元 、 宣政 、 紫宸 等殿。 宣政殿 左右为中书、门下二省。自 高宗 以后,皇帝常居东内。故址在今 陕西 长安县 东。参阅 宋 王溥 《唐会要·大明宫》、《旧唐书·地理志一》。 |
引用解释 亦省称“ 门下 ”。 官署名。 后汉 谓侍中寺。 晋 时因其掌管门下众事,始称门下省。 南北朝 因之,与中书省、尚书省并立,侍中为长官。 隋 承其制。 唐 龙朔 二年改名东台, 咸亨 初复旧称, 武则天 临朝,改名鸾堂、鸾台。 神龙 初复旧称, 开元 元年改名黄门省,五年仍复旧称。 宋 因之, 元 废。门下省掌受天下之成事,审查诏令, |
读音: 繁体字:大明 意思: |
读音: 繁体字:賜沾 解释:1.赐予恩泽。 造句: |
解释 ◎ 门下 ménxià (1) [a hanger-on of an aristocrat]∶门客 食客门下足矣。——《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2) 又如:门下有毛遂。门下二十人 < |
读音: 繁体字:明宮 意思:(明宫,明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