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分类
作者
诗文热榜
课本古诗
词牌名
合称
古籍
首页
《贺新郎·月插青螺髻》
忆山中、松寒露冷,猿啼鹤唳。
忆山中、松寒露冷,猿啼鹤唳。
意思:
想起山中、松寒露冷,鹤唳猿啼。
出自作者[宋]葛长庚的《贺新郎·月插青螺髻》
全文赏析
这首词上阕主要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风轻云淡,远山苍茫的景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壮丽的氛围。“月插青螺髻,柳梢头、夕阳荏苒,西风摇曳。”描绘出月亮升起,像插上了青螺的发髻,柳树的枝头在夕阳下渐变暗淡,西风轻轻摇曳。这个画面充满了诗意和动感,展现出大自然的静谧与美丽。 “数粒苍山黏远汉,树色烟光紫翠。”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远山的苍茫和树木的繁茂,苍山与远处的天际相连,树木的颜色和烟雾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片紫翠的景色。 “飞骑气、半醒半醉。”这句转折,引入了人的元素,描绘了人在这种美景中的感受,飞骑在空气中,半醒半醉,沉浸在这美景中。 下阕则更加深入地表达了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感叹。“浮云飞度蓬莱水,忆山中、松寒露冷,猿啼鹤唳。”描绘了浮云飘过蓬莱水,回忆起山中的松树、寒冷的露水、猿猴的啼声和鹤的叫声。这些元素共同营造出一种幽静、深远的山林气息。 “家在武夷岩谷里,一亩烟霞活计。”表达了对武夷岩谷的家乡的思念,以及对家乡美景的赞美。一亩烟霞,形象地描绘了家乡的美景和生活。 “叹捻指、人生百岁。”这句表达了人生短暂的感叹,以捻指的动作形象地展现了时间的流逝。 “兰畹芝田几今古,洞门前、小鹿衔花戏。不知有,人间世。”结尾部分以兰花、芝田、洞门、小鹿等形象,描绘出一个和平、宁静的理想世界,与人间的纷扰形成鲜明对比。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人生感慨的表达,展现了对大自然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深思。
相关句子
本是山中人,归来山中友。
--
出自《武夷精舍十咏·隐求室》作者:[宋]袁枢
不知山中趣,强作山中吟。
--
出自《次韵王适游真如寺》作者:[宋]苏辙
归来山中住,便作山中人。
--
出自《夏日闲书墨君堂壁二首》作者:[宋]文同
莫厌山中恶,山中妙莫云。
--
出自《送别罗坚文》作者:[宋]度正
本是山中人,爱说山中话。
--
出自《颂古九首》作者:[宋]释思岳
为报山中人,莫厌山中住。
--
出自《送怀贤上人归隐静兼寄达观禅师》作者:[宋]梅尧臣
丙辰寒露。
--
出自《题陈师曾荷花小幅》作者:[近代]弘一
碧空寒露松枝滴。
--
出自《菩萨蛮 回文题扇图》作者:[元]王寂
开跗寒露侧。
--
出自《芳树》作者:[南北朝]沈约
提大斗,酌寒露。
--
出自《贺新凉/贺新郎》作者:[宋]吴泳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
出自《池上》作者:[唐]白居易
交映凝寒露,相和起夜风。
--
出自《早秋望华清宫树因以成咏(一作卢纶诗)》作者:[唐]常衮
昨见忆山诗,诗思浩无穷。
--
出自《见萧侍御忆旧山草堂诗,因以继和》作者:[唐]白居易
忆山辞阙早,采药上官迟。
--
出自《寄霅川刁殿丞十二韵》作者:[宋]赵湘
忆山怜有梦,当暑咏无衣。
--
出自《夏日从陈宗之借书偶成》作者:[宋]张弋
及秋归未得,徒自忆山扉。
--
出自《晓发剡山》作者:[明]陈公纶
秋是忆山日,禅窗露洒余。
--
出自《赠惠律大师》作者:[唐]刘昭禹
正是忆山时,复送归山客。
--
出自《卢十五竹亭送侄偁归山》作者:[唐]杨衡
想知因此兴,暂动忆山心。
--
出自《和范秘书宿省中作》作者:[唐]喻坦之
棘垣婴吏局,蕙帐忆山隈。
--
出自《和邓慎思诗呈同院诸公三首》作者:[宋]耿南仲
溪鸣风处停,月湿露中松。
--
出自《夜坐》作者:[宋]杨万里
人言鸡群鹤,我目霜中松。
--
出自《次韵沈次韩见赠》作者:[宋]王之道
盛游千年后,书在岩中松。
--
出自《奉和崔中丞使君论李侍御萼登烂柯山宿石桥寺》作者:[唐]皎然
洪河砥柱霜中松,中道而立能者从。
--
出自《书感》作者:[宋]钱时
政事分明天外月,风标翘楚雪中松。
--
出自《呈赵提领》作者:[宋]杨公远
冷猿披雪啸。
--
出自《奉答赐酒鹅诗》作者:[南北朝]庾信
别后销魂,冷猿寒雁。
--
出自《七娘子·风剪冰花飞零乱》作者:[宋]谢逸
月冷猿猨啸,人悲蜀道行。
--
出自《送王静深还合州》作者:[明]史鉴
丹砂无问处,骚客冷猿啾。
--
出自《游碧落洞》作者:[宋]释希赐
月冷猿啼惨,天高雁去迟。
--
出自《冬日有怀李贺长吉》作者:[唐]戴叔伦
诗句原文
月插青螺髻。
柳梢头、夕阳荏苒,西风摇曳。
数粒苍山黏远汉,树色烟光紫翠。
飞骑气、半醒半醉。
剑跨秋空磨星斗,指琼童、不得鸣金辔。
恐惊动,紫清帝。
浮云飞度蓬莱水。
忆山中、松寒露冷,猿啼鹤唳。
家在武夷岩谷里,一亩烟霞活计。
叹捻指、人生百岁。
兰畹芝田几今古,洞门前、小鹿衔花戏。
不知有,人间世。
关键词解释
寒露
解释
◎
寒露
Hánlù
[Cold Dew (17th solar term)] 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10月8日或9日
引用解释
1.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十月八日或九日。《逸周书
寒露详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