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李虞仲秀才归东都,因寄元李二友》 旧友在伊洛,鸣蝉思山陂。

旧友在伊洛,鸣蝉思山陂。

意思:老朋友在伊洛,蝉鸣思山破。

出自作者[唐]杨巨源的《送李虞仲秀才归东都,因寄元李二友》

全文创作背景

《送李虞仲秀才归东都,因寄元李二友》是唐朝诗人杨巨源的一首诗。从题目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送别他的朋友李虞仲回到东都(洛阳),并借此机会寄信给他的其他两位朋友元和李。 具体的创作背景,可能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1. 朋友离别:李虞仲即将离开,可能引发了诗人的创作欲望,他希望通过诗歌来表达对朋友离别的不舍和祝福。 2. 对东都的思念:东都是唐朝的重要城市,可能诗人对那里有深深的思念之情,通过诗歌来表达这种情感。 3. 对元李二友的思念:诗人在诗中提到“因寄元李二友”,说明他想借此诗表达对元和李的思念之情。 这些都是可能的创作背景,但要了解更具体的情况,还需要深入研究诗人的生平、交际圈以及时代背景等因素。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高翼闲未倦,孤云旷无期。
晴霞海西畔,秋草燕南时。
邺中多上才,耿耿丹霄姿。
顾我于逆旅,与君发光仪。
同将儒者方,获忝携人知。
幽兰与芳佩,寒玉锵美词。
旧友在伊洛,鸣蝉思山陂。
到来再春风,梦尽双琼枝。
素业且无负,青冥殊未迟。
南桥天气好,脉脉一相思。
作者介绍
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另外同名的还有宋代抗金名将。

关键词解释

  • 鸣蝉

    读音:míng chán

    繁体字:鳴蟬

    意思:(鸣蝉,鸣蝉)
    寒蝉;秋蝉。
      ▶《文选•潘岳<河阳县作>诗》:“鸣蝉厉寒音,时菊耀秋华。”
      ▶李善注引《礼记》:“孟秋,寒蝉鸣。”
      ▶唐·高适《

  • 伊洛

    读音:yī luò

    繁体字:伊洛

    英语:Ilo

    意思:
     1.亦作“伊雒”。
      ▶伊水与洛水。两水匯流,多连称。亦指伊·洛流域。
      ▶《国语•周语上》:“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

  • 旧友

    读音:jiù yǒu

    繁体字:舊友

    英语:old friend; old acquaintance

    近义词: 故旧、故友、故人、雅故、旧交、故交、旧故

    反义词:

  • 山陂

    读音:shān bēi

    繁体字:山陂

    意思:
     1.山坡。
      ▶汉·张衡《思玄赋》:“痛火正之无怀兮,託山陂以孤魂。”
      ▶宋·张耒《岁暮书事》诗:“牛羊已归去,残照满山陂。”
     
     2.泛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