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赵同年赠示进退格》 半生湖海老元龙,不肯函书问子公。

半生湖海老元龙,不肯函书问子公。

意思:半辈子湖海老原龙,不肯信写信询问您。

出自作者[宋]方岳的《次韵赵同年赠示进退格》

全文赏析

这首诗《半生湖海老元龙,不肯函书问子公。》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它通过描绘作者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表达了对人生、时间和过去的思考。 首句“半生湖海老元龙”,元龙指三国时蜀人陈登,有壮志,每被征召,辄叹息说:“大丈夫处世,当为国家思患预防,不能效井底之蛙坐井观天。”作者以“湖海老元龙”自比,表达了自己一生经历的波折和追求。 “不肯函书问子公。”函书即藏书,问子公即询问前贤遗书。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前人遗书的珍视和对学问的热爱,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失望和不满。 “蓬鬓此来真潦倒”,蓬鬓是形容头发散乱,这里指作者此时年老、潦倒的形象。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一生经历的感慨和无奈。 “荷衣久已倦迎逢。”荷衣是古代隐士的服饰,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厌倦,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向往和对自由的追求。 “春风期集几年梦,夜醉比邻一笑同。”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已洗从前筝笛耳,岂堪奉缶杂倕钟。”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喧嚣生活的否定,以及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其中,“筝笛”代表喧嚣,“缶倕”代表清净,“钟”代表音乐。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情感,表达了对人生、时间和过去的思考,以及对自由、清净生活的向往。语言简练,寓意深刻,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半生湖海老元龙,不肯函书问子公。
蓬鬓此来真潦倒,荷衣久已倦迎逢。
春风期集几年梦,夜醉比邻一笑同。
已洗从前筝笛耳,岂堪奉缶杂倕锺。

关键词解释

  • 子公

    读音:zǐ gōng

    繁体字:子公

    意思:汉·陈汤的字。
      ▶西汉·成帝时,汤为车骑将军王音所信用。郡守陈咸曾多次送汤财物,给汤写信,以求“得入帝城”。后竟徵为少府。事见《汉书•陈咸传》。
      ▶宋·黄庭坚《静居寺上

  • 元龙

    读音:yuán lóng

    繁体字:元龍

    意思:(元龙,元龙)

     1.道教语。犹元阳。道教对“得道”的别称。
      ▶《西游记》第一回:“有分有缘休俗愿,无忧无虑会元龙。”
     
     2.指皇帝。

  • 半生

    读音:bàn shēng

    繁体字:半生

    短语:半辈子

    英语:half a lifetime

    意思:
     1.谓没有完全死。
      ▶北周·庾信《慨然成咏》:“交让未全

  • 湖海

    读音:hú hǎi

    繁体字:湖海

    意思:
     1.湖泊与海洋。
      ▶《南齐书•王敬则传》:“会土边带湖海,民丁无士庶皆保塘役。”
      ▶唐·韦应物《登重玄寺阁》诗:“山川表明丽,湖海吞大荒。”
     

  • 书问

    读音:shū wèn

    繁体字:書問

    意思:(书问,书问)
    书信;音问。
      ▶三国·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足下所治僻左,书问致简,益用增劳。”
      ▶宋·邵博《闻见后录》卷十五:“故足迹不至于门藩,书问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