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春日六言十二首》 不肯肩随谄子,幸留面见严君。

不肯肩随谄子,幸留面见严君。

意思:不肯肩随谄媚儿子,希望留面见尊严。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春日六言十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不肯肩随谄子,幸留面见严君<晚驾笨车还里,岁将麦饭浇坟>》,它是一首表达诗人对父母和道德坚守的诗。 首句“不肯肩随谄子”,表达了诗人对那些趋炎附势之人的不屑,他们谄媚权贵,丧失了独立的人格和尊严。而诗人则坚守自己的原则,不愿随波逐流,这是他内心的骄傲和坚持。 第二句“幸留面见严君”则表达了诗人对父母的尊重和孝顺,即使在外地,他也希望能够回家见到父母,表达了深深的亲情。 第三句“晚驾笨车还里”描绘了诗人回家的情景,他驾驶着简朴的车辆回家,这不仅表现了他的节俭,也显示了他对家乡的深深热爱。 最后一句“岁将麦饭浇坟”则表达了诗人对父母的怀念和孝顺,他用麦饭来祭奠父母的坟墓,表达了他对父母的敬仰和思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行为和情感,表达了他对道德的坚守和对父母的孝顺。它是一首充满深情和敬意的诗,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不肯肩随谄子,幸留面见严君。
晚驾笨车还里,岁将麦饭浇坟。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面见

    读音:miàn jiàn

    繁体字:麵見

    英语:meet personally

    意思:(面见,面见)
    亲自见到。
      ▶《书•立政》“谋面,用丕训德”孔传:“谋所面见之事,无疑,则能用大顺德

  • 不肯

    读音:bù kěn

    繁体字:不肯

    英语:be unwilling to

    意思:不同意;不接受。
      ▶《谷梁传•宣公四年》:“公及齐侯平莒及郯,莒人不肯。”
      ▶唐·韩愈《汴州乱》诗之二

  • 肩随

    读音:jiān suí

    繁体字:肩隨

    意思:(肩随,肩随)

     1.古时年幼者事年长者之礼。并行时斜出其左右而稍后。
      ▶《礼记•曲礼上》:“年长以倍,则父事之:十年以长,则兄事之;五年以长,则肩随之。”

  • 谄子

    读音:chǎn zǐ

    繁体字:諂子

    意思:(谄子,谄子)
    逢迎拍马的人。
      ▶《后汉书•明帝纪》:“先帝诏书,禁人上事言圣,而闲者章奏颇多浮词,自今若有过称虚誉,尚书皆宜抑而不省,示不为谄子蚩也。”
      ▶宋

  • 严君

    读音:yán jūn

    繁体字:嚴君

    意思:(严君,严君)

     1.父母之称。
      ▶《易•家人》:“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
      ▶《后汉书•张湛传》:“矜严好礼,动止有则,居处幽室,必自修整,虽遇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