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鼓又逢迎。
意思:箫鼓又欢迎。
出自作者[宋]张炎的《风入松·向人圆月转分明》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热闹喜庆的夜晚场景,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情感色彩。
首句“向人圆月转分明”,以圆月点明时间是夜晚,同时“向人”二字赋予了月亮以人的情感,使得场景更加亲切动人。次句“箫鼓又逢迎”,通过箫鼓的声音描绘了喜庆热闹的氛围, “又”字表明这种热闹是惯常的,增添了生活的气息。
接着,“风吹不老蛾儿闹,绕玉梅、犹恋香心。”这句诗通过描述蛾儿在玉梅周围飞舞,表现出夜晚的生机与活力。“报道依然放夜,何妨款曲行春。”则进一步展现了人们在这个夜晚里的欢乐和惬意。
下阕“锦灯重见丽繁星。”一句,以锦灯和繁星比喻繁华的景象。“水影动梨云。”则以水影和梨云描绘出优美宁静的景色,与前文的热闹场景形成对比。“今朝准拟花朝醉,奈今宵、别是光阴。”表达了诗人对光阴流转的感慨。
最后“帘底听人笑语,莫教迟了□青。”以听人笑语结束全诗,既描绘了夜晚的热闹景象,又通过“莫教迟了”表达出珍惜时光的意思。
整首诗以夜晚的热闹景象为背景,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光的珍惜,意境优美,情感真挚,颇具艺术感染力。
相关句子
- 年时花下逢迎。-- 出自《云仙引》作者:[宋]冯伟寿
-
华堂旧日逢迎。-- 出自《庆宫春·云接平冈》作者:[宋]周邦彦
- 歧路阻逢迎。-- 出自《奉报赵王出师在道赐诗》作者:[南北朝]庾信
- 一笑逢迎。-- 出自《减字木兰花·去年端午》作者:[宋]向子諲
- 不惯逢迎。-- 出自《八声甘州 咏施以和溪南小隐》作者:[元]沈禧
- 汾阴箫鼓。-- 出自《青玉案 送温叔刚之解州军司幕官》作者:[元]王沂
- 箫鼓仍存。-- 出自《浪淘沙·雁塞说并门》作者:[宋]裴湘
- 箫鼓休。-- 出自《长相思·沙棠舟》作者:[宋]周邦彦
- 箫鼓沸。-- 出自《千秋岁·燕前莺底》作者:[宋]陈著
- 沸天箫鼓。-- 出自《点绛唇·千里欢谣》作者:[宋]史浩
- 雨晴箫鼓。-- 出自《清平乐 贺雨》作者:[元]刘因
-
停箫鼓。-- 出自《点绛唇·五马归来》作者:[宋]郭应祥
- 何时又逢。-- 出自《醉太平·冰肌玉容》作者:[宋]徐梦龙
- 且喜得,又逢春。-- 出自《双雁儿》作者:[宋]杨无咎
- 五九尽,又逢春。-- 出自《偈十二首》作者:[宋]释文准
- 春去又逢秋。-- 出自《山亭柳 以上鸣鹤馀音卷二》作者:[宋]无名氏
- 紫萸玉腕又逢秋。-- 出自《浣溪沙》作者:[宋]吴文英
- 石湾江上又逢冬。-- 出自《西江月·时序去如流矢》作者:[宋]陈德武
- 今年送迎乃尔苦,去年送迎正如许。-- 出自《迓新守值雨》作者:[宋]杨万里
- 华表迎-- 出自《乐大夫挽词五首》作者:[唐]骆宾王
- 迎仙女。-- 出自《天仙子·水曲桥平双燕语》作者:[元]元好问
- 凤台迎弄玉。-- 出自《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 四》作者:[南北朝]庾信
- 吹箫迎白鹤。-- 出自《咏画屏风诗 十四》作者:[南北朝]庾信
- 何年迎弄玉。-- 出自《奉和赐曹美人诗》作者:[南北朝]庾信
- 迎仙客。-- 出自《蓬莱客 赠吴庵师》作者:[元]马钰
- 迎芳菲至。-- 出自《峭寒轻》作者:[宋]曹勋
- 暗香迎晓。-- 出自《点绛唇·山凹春生》作者:[宋]韩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