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吴黯赴阙》 学道平生昧蹊径,半世端如走榛莽。

学道平生昧蹊径,半世端如走榛莽。

意思:学道一生昧路径,半代端如逃到灌木丛。

出自作者[宋]晁补之的《送吴黯赴阙》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感慨,表达了对友情、人生道路和自然景色的赞美。诗的开篇提到“我初官此君未来,君今去此我未往”,展现了时间与空间的交错,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牵挂。诗人以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人生中的留滞、向往和悲欢离合。 接着,诗人提到“学道平生昧蹊径,半世端如走榛莽”,表现出了对人生道路的探索和迷茫,同时也展示了自己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古人曾病田甫田,切磋安可去吾党”这两句诗,借古人之口,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切磋琢磨的珍视,同时也展现了对自我修养和人格完善的追求。 “东风消雪送鸿雁,南国连山生筱簜”这两句诗,描绘了春天的到来,风雪消融,鸿雁南飞的自然景色,以及南国山川连绵,竹木茂盛的美景。 最后两句“为当归梦五湖中,会有高名百寮上”,表达了诗人的归隐之梦,以及对未来能够功成名就、名扬四海的期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人生道路和友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未来的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我初官此君未来,君今去此我未往。
翻飞岂不慕缅邈,留滞何能悲鞅掌。
学道平生昧蹊径,半世端如走榛莽。
古人曾病田甫田,切磋安可去吾党。
东风消雪送鸿雁,南国连山生筱簜。
为当归梦五湖中,会有高名百寮上。
作者介绍 晁补之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关键词解释

  • 学道

    读音:xué dào

    繁体字:學道

    意思:(学道,学道)

     1.学习道艺,即学习儒家学说,如仁义礼乐之类。
      ▶《论语•阳货》:“君子学道则爱人。”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无财者谓之贫,学

  • 榛莽

    读音:zhēn mǎng

    繁体字:榛莽

    英语:luxuriant vegetation

    意思:
     1.杂乱丛生的草木。
      ▶唐·李白《古风》之十四:“白骨横千霜,嵯峨蔽榛莽。”

  • 蹊径

    读音:xī jìng

    繁体字:蹊徑

    英语:path

    意思:(参见蹊径,蹊迳)

    近义词: 途径、路径、小径、便道、门径、羊肠小道、小路、门路

  • 平生

    读音:píng shēng

    繁体字:平生

    短语:固 一向 有史以来 向来 素 素来 自来 从 根本 历来 从来 从古至今 向

    英语:all one\'s life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