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物情》 谁分万类二仪间,禀性高卑各自然。

谁分万类二仪间,禀性高卑各自然。

意思:谁把万物天地间,生性高低各自然。

出自作者[唐]李咸用的《物情》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通过对自然界各种生物的描绘和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看法。 首联“谁分万类二仪间,禀性高卑各自然”,诗人提出了一个普遍的观点,即万物在天地之间都有其独特的禀性和本性,这是上天赋予的,各不相同,各有其自然之理。这一观点体现了诗人对万物平等、尊重自然的理念。 颔联“野鹤不栖葱蒨树,流莺长喜艳阳天”,诗人用野鹤不栖息在华丽的树木上,流莺只喜欢在艳阳天里飞翔这两个例子,进一步阐述了万物各有其本性的观点。这里,诗人似乎在暗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性和生活方式,不应被外界的诱惑所干扰。 颈联“李斯溷鼠心应动,庄叟泥龟意已坚”,诗人用典故来进一步阐述他的观点。李斯是战国时期的一位著名人物,他为了追求名利,不惜出卖自己的原则,最终身败名裂。而庄子则是一位淡泊名利、追求自由的人,他甘愿过着清贫的生活。这里,诗人似乎在暗示我们,人的本性是很难改变的,我们应该坚守自己的本性,不应被外界的诱惑所动摇。 尾联“成是败非如赋命,更教何处认愚贤”,诗人总结了全诗的主旨。他认为成败得失都是天命注定的,我们不应过分追求名利和地位,而应该认清自己的本性,坚守自己的原则,不被外界所左右。至于聪明和愚笨,也不是我们能决定的,我们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被世俗的眼光所左右。 这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通过描绘自然界的各种生物,诗人向我们展示了他的哲学观和人生观。同时,这首诗也提醒我们要坚守自己的本性,不被外界所左右,保持一颗平常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谁分万类二仪间,禀性高卑各自然。
野鹤不栖葱蒨树,流莺长喜艳阳天。
李斯溷鼠心应动,庄叟泥龟意已坚。
成是败非如赋命,更教何处认愚贤。

关键词解释

  • 禀性

    读音:bǐng xìng

    繁体字:稟性

    短语:性情 性子 脾气 性 人性 性格

    英语:natural disposition

    意思:(禀性,禀性)
    犹天性。指天

  • 自然

    读音:zì rán

    繁体字:自然

    短语:决计 必定 一定 肯定 毫无疑问 早晚 得 必 迟早 一准 定

    英语:nature

    意思:
     1.天然,非人为

  • 谁分

    引用解释

    1.谁料。 唐 杜甫 《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峡久居夔府将适江陵漂泊有诗凡四十韵》:“此生遭圣代,谁分哭穷途。” 仇兆鳌 注:“谁分,犹云谁料。”

    2.谁肯;谁会。 宋 南山居士 《永遇乐·客答梅》词:“公子豪华,贪红恋紫,谁分怜孤萼。”

    读音:shuí fēn

  • 万类

    读音:wàn lèi

    繁体字:萬類

    意思:(万类,万类)
    犹万物。
      ▶《鬼谷子•捭阖》:“筹策万类之终始。”
      ▶晋·张华《鹪鹩赋》:“何造化之多端兮,播群形于万类。”
      ▶唐·韩愈《谢自然诗》

  • 二仪

    读音:èr yí

    繁体字:二儀

    意思:(二仪,二仪)

     1.指天地。
      ▶三国·魏·曹植《惟汉行》:“太极定二仪,清浊始以形。”
      ▶《周书•武帝纪上》:“二仪创闢,玄象着明。”
      ▶明

  • 性高

    读音:xìng gāo

    繁体字:性高

    意思:犹性大。
      ▶《水浒传》第四回:“常言酒能成事,酒能败事,便是小胆的吃了,也胡乱做了大胆,何况性高的人!”

    解释:1.犹性大。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