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芳草长吟》 沙头双鹭下,渡口乱鸿惊。

沙头双鹭下,渡口乱鸿惊。

意思:沙头双鹭下,渡口乱大惊。

出自作者[宋]邵雍的《芳草长吟》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日画卷。诗中通过对芳草、芳樽、雨后池阁、春深小院、暮云、远山、江潭晚景等一系列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深深喜爱和留恋之情。 首联“芳草更休生,芳樽更不倾”,诗人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惋惜之情,同时也透露出对美酒的留恋。颔联“草如生不已,樽岂便能停”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诗人以春草的生生不息来比喻生命的顽强,以酒樽不能停歇来表达对时间的无奈。 颈联“雨后闲池阁,春深小院庭”描绘了雨后池阁的静谧和春深小院的生机,为整幅画卷提供了背景。随后,“是时帘半卷,此际酒初醒”两句,诗人借酒初醒,表达了对春天的深深眷恋。 接下来,诗中通过对嫩草、暮云、远山、江潭等景物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同时,诗人也通过“莫遣香车辗,休教细马行”两句,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珍视和保护之情。 最后,“籍馀无限意,望久不胜情”两句,诗人以深情遥望的方式,表达了对春天的无尽留恋和喜爱。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日画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时间的珍视。 总体来说,这首诗情感细腻,语言优美,是一首优秀的古典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芳草更休生,芳樽更不倾。
草如生不已,樽岂便能停。
雨后闲池阁,春深小院庭。
是时帘半卷,此际酒初醒。
密密嫰方布,葺葺绿已成。
送回残照淡,引起晓寒轻。
静衬花村薄,闲装竹坞清。
溪边微水浸,原上未春耕。
莫遣香车辗,休教细马行。
籍馀无限意,望久不胜情。
台逈眉初敛。
楼危眼乍明。
低低暮云碧,隐隐远山青。
翠接鸳鸯浦,萋连杨柳汀。
江潭夜帆落,海渚晚舟横。
戍壘角一弄,牧童笛数声。
沙头双鹭下,渡口乱鸿惊。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

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邵雍30岁,游历河南,因将父母葬在伊水(河南境内南洛水支流)之上,遂而成为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定居洛阳,以教授为生。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关键词解释

  • 沙头

    读音:shā tóu

    繁体字:沙頭

    意思:(沙头,沙头)

     1.沙滩边;沙洲边。
      ▶北周·庾信《春赋》:“树下流杯客,沙头渡水人。”
      ▶南唐·冯延巳《临江仙》词:“隔江何处吹横笛?沙头惊起双禽

  • 渡口

    读音:dù kǒu

    繁体字:渡口

    英语:ferry

    意思:过河的地方。
      ▶唐·丘为《泛若耶溪》诗:“溪中水流急,渡口水流宽。”
      ▶元·贡师泰《朱仲文编修还江西赋此》:“瓜州渡口山如

  • 鸿惊

    读音:hóng jīng

    繁体字:鴻驚

    意思:(鸿惊,鸿惊)

     1.鸿受惊而疾飞。形容疾奔。
      ▶《文选•颜延之<赭白马赋>》:“欻耸擢以鸿惊,时濩略而龙翥。”
      ▶李善注引傅玄《乘舆马赋》:“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