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蔡定夫赴湖南提刑二首》 借令贵杀衡阳纸,半幅无妨慰梦思。

借令贵杀衡阳纸,半幅无妨慰梦思。

意思:假如贵了衡阳纸,半幅无妨去梦思。

出自作者[宋]杨万里的《送蔡定夫赴湖南提刑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表达了作者在秋冬交替、岁月流逝之中,仍然坚持自己的志向和理想,不畏艰难困苦,不断追求卓越的精神。 首句“菊后霜前换绣衣,湘南岭北看梅枝”,描绘了作者在季节更替中,从菊花到霜降,再到梅花开放的景象,表达了岁月流转、季节更迭的感慨。而“换绣衣”和“看梅枝”也暗示了作者在面对不同的季节和景物时,内心的情感和心境也在不断变化。 “还将方策汗青语”,这里的“方策汗青语”指的是记录历史、传承文化的书籍,表达了作者对学问和知识的热爱和追求。而“拈出圆扉草绿时”,则表达了作者在草绿花开的美好时节,继续钻研学问、追求理想的决心和勇气。 “四海几人怜我老”,作者感叹自己已经年老,但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表达了不屈不挠、永不放弃的精神。而“三年两作送君诗”,则表明作者在三年中连续写下了两首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友情的珍视。 最后两句“借令贵杀衡阳纸,半幅无妨慰梦思”,表达了即使自己的作品不被重视,也不会放弃自己的追求和理想,仍然会用自己的方式去安慰和鼓励自己思念的人。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岁月流逝、季节更迭中,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不畏艰难困苦、不断追求卓越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学问的热爱。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菊後霜前换绣衣,湘南岭北看梅枝。
还将方策汗青语,拈出圆扉草绿时。
四海几人怜我老,三年两作送君诗。
借令贵杀衡阳纸,半幅无妨慰梦思。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奉新县、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关键词解释

  • 无妨

    读音:wú fáng

    繁体字:無妨

    短语:何妨

    英语:just as well

    意思:(无妨,无妨)

     1.没有祸害;没有妨害。
      ▶《楚辞•招魂》:

  • 借令

    读音:jiè lìng

    繁体字:借令

    意思:
     1.假设连词。即使。
      ▶宋·王安石《赠曾子固》诗:“借令不幸贱且死,后日犹为班与扬。”
      ▶梁启超《新民说•论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家长而不贤,固阖室

  • 梦思

    读音:mèng sī

    繁体字:夢思

    意思:(梦思,梦思)
    梦中的思念。
      ▶唐·严武《酬别杜二》诗:“但令心事在,未肯鬓毛衰。最怅巴山里,清猿醒梦思。”
      ▶宋·苏舜钦《游山》诗:“夜阑宿虚堂,清甚无梦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