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再和暮春》 瓮拨金膏倾腊脚,封开绿绢试春团。

瓮拨金膏倾腊脚,封开绿绢试春团。

意思:瓮拨金膏倾腊脚,封开绿绢试春团。

出自作者[宋]苏颂的《再和暮春》

全文赏析

这首诗《黄莺初啭燕新还,林馆清虚景未阑》是一首优美的春日诗,它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首句“黄莺初啭燕新还”,巧妙地运用了双关,既指黄莺初发的鸣叫声,又指燕子归来带来的春意。“初”字点明莺鸣是初春时的,而燕回则是新春时的。这一句为全诗奠定了欢快的基调。 “林馆清虚景未阑”一句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清虚景未阑”是对前面所描写的景象的总结,同时也是对整个春天的总结。它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留恋。 “瓮拨金膏倾腊脚,封开绿绢试春团”两句,通过生动的细节,展示了诗人的生活场景。金膏腊脚是冬天贮藏的食品,春团则是新年的第一批新鲜食品。诗人用瓮中拨出腊脚品尝,并打开绿绢包裹的春团品尝,这种生活虽然简单,但却充满了生活的乐趣。 “条风吹笋苞犹嫩,谷雨催花色渐乾”,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春风轻拂,嫩笋破土;谷雨时节,百花争艳。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春天的田野之中。 最后一句“若待休间频宴集,牵拘人事恐多般”是对未来的展望,也是对自由的向往。诗人似乎在暗示,如果被束缚在繁琐的人事之中,恐怕就难以经常宴集了。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细节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使得这首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生命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黄莺初啭燕新还,林馆清虚景未阑。
瓮拨金膏倾腊脚,封开绿绢试春团。
条风吹笋苞犹嫩,谷雨催花色渐乾。
若待休间频宴集,牵拘人事恐多般。
作者介绍
苏颂(1020年-1101年),字子容,号铁冠道人,是中国宋代著名的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和艺术家等多才多艺的人物。他出生于河南汝州一个官宦家庭,早年曾任过徐州知州和江宁府推官等职,后来历任礼部侍郎、太常卿等职。苏颂在政治上倡导开疆拓土,发展经济,加强刑法,提出“三务”(即钦定土地、推行新法和整顿军备)和“三策”(即皇帝当巡视全国,如有壅蔽者一律除掉;设立中书省,以督促各地政务;推行渔业、农业和水利事业),为宋代政治改革作出了积极贡献。

苏颂在科学和技术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他是中国古代科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主张以天圆地方为宇宙观,提出了“太虚实落说”和“青阳三策论”等理论,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赤道仪和水银温度计,对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和地球科学等领域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此外,苏颂还是一位知名的文学家和书画家。他的散文以议论和叙事为主,风格清新脱俗,充满诗意;他的书法和画作也具有浓厚的艺术气息,代表作有《铁冠图》等。

关键词解释

  • 春团

    读音:chūn tuán

    繁体字:春團

    意思:(春团,春团)
    指春季制作的团茶。
      ▶唐·薛能《谢刘相寄天柱茶》诗:“两串春团敌夜光,名题天柱印维扬。”
      ▶清·金农《忆茶》诗:“两串春团三道印,不知茶宴赴

  • 金膏

    读音:jīn gāo

    繁体字:金膏

    意思:
     1.道教传说中的仙药。
      ▶《文选•江淹<杂体诗•效王微“养疾”>》:“水碧验未黩,金膏灵讵缁。”
      ▶李周翰注:“水碧,水玉也。与金膏并仙药。”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