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应召甘露诗》 膏露且渐洽,凝液汭旌旗。

膏露且渐洽,凝液汭旌旗。

意思:甘露并且逐渐普及,凝液油旌旗。

出自作者[南北朝]邢邵的《应召甘露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庆祝丰收和感恩自然。作者通过描绘露水和凝液在旌旗上凝结,草木被露水覆盖,如同玉珠散落,赞美了自然的恩赐和丰收的喜悦。 首句“膏露且渐洽,凝液汭旌旗”,描绘了露水的滋润和凝结,如同液体在旌旗上流淌。这句诗以生动的形象,表达了丰收的景象和自然的恩赐。 “草木尽沾被,玉散复珠霏”进一步描绘了草木被露水覆盖的景象,如同玉珠散落,生动地表现了丰收的喜悦和自然的慷慨。 “谁谓穹昊远,道合若应机”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之情。作者认为,虽然天高地远,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就像机械般精确,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激之情。 整首诗以生动的形象和深情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丰收的喜悦和对自然的感恩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提醒我们要珍惜自然、感恩自然。 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感到心旷神怡,同时也对自然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敬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膏露且渐洽,凝液汭旌旗。
草木尽沾被,玉散复珠霏。
谁谓穹昊远,道合若应机⑴。
作者介绍 邢邵简介
邢邵(496─561),北朝魏、齐时无神论者、文学家,“邵”一作“劭”,字子才,河间鄚(今河北任丘北)人,代表作《冬日伤志篇》。

曾经在北魏、北齐做官,官至中书监(官名,与中书令职务相等而位置略高,同掌机要,为事实上的宰相),摄国子祭酒,授特进。

关键词解释

  • 旌旗

    读音:jīng qí

    繁体字:旌旗

    短语:帜 旗 幡

    英语:banners and flags

    意思:(参见旌旂)
    亦作“旌旂”。亦作“旍旂”。亦作“旍旗”。

  • 膏露

    读音:gāo lù

    繁体字:膏露

    意思:犹甘露。谓其沾溉惠物。
      ▶《礼记•礼运》:“故天降膏露,地出醴泉。”
      ▶郑玄注:“膏,犹甘也。”
      ▶《汉书•董仲舒传》:“伊欲风流而令行,刑轻而姦改,百姓和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