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洛中贻朝校书衡,朝即日本人也》 出入蓬山里,逍遥伊水傍。

出入蓬山里,逍遥伊水傍。

意思:从入蓬莱仙境里,逍遥伊水边。

出自作者[唐]储光羲的《洛中贻朝校书衡,朝即日本人也》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万国朝天中,东隅道最长。吾生美无度,高驾仕春坊。》,它是一首描绘诗人生活和情感的诗。 首先,诗中描绘了万国朝天的盛况,东隅道最长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繁荣昌盛的赞叹和对长路漫漫的感慨。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美好的生活和仕途无量的喜悦,他乘坐高驾在春坊为官,出入于蓬山之间,逍遥在伊水之滨,展现出一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 “伯鸾游太学,中夜一相望”一句,诗人可能是在描述自己的伴侣或者朋友,他们一同游学,深夜时分相互思念。这种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和爱情的珍视。 “落日悬高殿,秋风入洞房”两句,描绘了日落时分的高殿和秋风中的洞房,象征着时间流逝和生活的变迁。诗人可能是在表达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屡言相去远,不觉生朝光”两句,诗人可能是在表达对远方亲友的思念,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飞逝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和对友情、爱情的珍视。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万国朝天中,东隅道最长。
吾生美无度,高驾仕春坊。
出入蓬山里,逍遥伊水傍。
伯鸾游太学,中夜一相望。
落日悬高殿,秋风入洞房。
屡言相去远,不觉生朝光。
作者介绍 储光羲简介
储光羲(约706—763)唐代官员,润州延陵人,祖籍兖州。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后贬谪岭南。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尊称为“江南储氏之祖”。

关键词解释

  • 蓬山

    读音:péng shān

    繁体字:蓬山

    英语:Bong Son

    意思:
     1.即蓬莱山。相传为仙人所居。
      ▶南朝·梁·沈约《桐柏山金庭馆碑》:“望玄洲而骏驱,指蓬山而永骛。”

  • 出入

    读音:chū rù

    繁体字:出入

    英语:(v) come and go

    意思:
     1.出进。
      ▶《诗•小雅•北山》:“或出入风议,或靡事不为。”
      ▶《史记•项羽本纪》:“所

  • 逍遥

    解释

    逍遥 xiāoyáo

    [carefree;be at ease (leisure);be free and unfettered;wander about at leisure] 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引用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