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长安杂诗(十首)》 自昔天子宅,雄丽称长安。

自昔天子宅,雄丽称长安。

意思:从前天子住宅,雄丽称长安。

出自作者[明]王祎的《长安杂诗(十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长安城的赞誉和怀古之作。诗中描绘了长安城的地理位置、自然风光和历史背景,表达了对这座古都的敬仰和感慨。 首先,诗中描述了长安城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风光。它位于关中平原的中心,右扼陇蜀,左拥河关,占据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清渭水环绕,太白山南面延伸,八百里平原地势平坦,水草丰美。这些自然条件为长安城的繁荣提供了基础。 其次,诗中赞美了长安城的历史地位和风貌。作为中国的古都之一,长安城曾经是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是古代中国的中心地带。诗中提到周家、汉唐等朝代,这些朝代在这里建立了稳固的统治,延续了国统。同时,诗中也提到了秦隋等短命王朝的覆灭,强调了德政的重要性。 此外,诗中还表达了对长安城今昔的感慨。如今,宫殿已经化为劫灰,城市也变得荒凉。然而,历史遗迹仍然存在,如陇首阪、乐游园的老树、平芜等,让人不禁对盛衰兴废的命运感到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长安城的地理位置、自然风光和历史背景,表达了对这座古都的敬仰和感慨。同时,诗中也强调了德政的重要性,对今人的启示意义不言而喻。最后,诗中对今昔的对比和对盛衰兴废的感慨,也让人对历史产生了更多的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自昔天子宅,雄丽称长安。
右瞻控陇蜀,左顾俯河关。
清渭北据水,太白南联山。
其间八百里,陆海莽平川。
神皋奠天府,风气固以完。
周家本仁厚,国统最绵绵。
汉唐能树德,亦复祚胤延。
秦隋秉虐政,二世即倾颠。
在德不在险,古语谅弗谖。
嗟兹异代后,遗迹已茫然。
宫殿皆劫灰,城市尽荒阡。
迤逦陇首阪,萦纡乐游园。
老树带落日,平芜被寒烟。
凭高一览古,千载在目前。
盛衰有天运,兴废复何言。
¤

关键词解释

  • 雄丽

    读音:xióng lì

    繁体字:雄麗

    意思:(雄丽,雄丽)
    壮丽。
      ▶宋·苏辙《送梁交之徐州》诗:“江山雄丽信宜人,风流孰似梁王苑。”
      ▶明·沈德符《野获编补遗•释道•萨王二真君之始》:“此二宫者,俱在

  • 长安

    读音:cháng ān

    繁体字:長安

    英语:chang-an

    意思:(长安,长安)

     1.古都城名。
      ▶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定都于此。此后东汉·献帝初、西晋·愍帝、前

  • 天子

    读音:tiān zǐ

    繁体字:天子

    短语:王 帝王 君 君主 可汗 统治者 陛下 帝 沙皇 上 国王 当今 国君

    英语:a Son of Heaven

    意思:

  • 自昔

    读音:zì xī

    繁体字:自昔

    意思:往昔;从前。
      ▶《诗•小雅•楚茨》:“自昔何为?我蓺黍稷。”
      ▶晋·陆机《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诗》:“自昔哲王,先天而顺。”
      ▶唐·卢照邻《五悲•悲今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