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义松赞》 有其干戈日寻,余不知其何心。

有其干戈日寻,余不知其何心。

意思:有了战事不断,我不知道他为什么心。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义松赞》

全文赏析

这首诗歌深情地描述了西山松树的坚韧与毅力,并赞美了其岁寒不凋的品质。诗歌开始时,诗人对西山之松的特质进行了描绘,松树不畏严寒,傲立雪中,显示出其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诗人用“怀其同气耶,既分矣复合而为一”来形容松树的团结一致,即使枝叶被分开,它们的根依然紧紧相连,象征着坚韧不屈和团结一致的精神。 接着,诗人通过“涔露云雨,老大霜雪。匠石辍斤,樵夫叹息。”描绘了松树经历的种种艰难险阻,但松树仍然屹立不倒,进一步赞美了松树顽强的生命力。 然后,诗人发出感叹,“人之同气,去本未远。”,意在指出,人与松树其实有着相似的精神品质,我们都应该珍视并坚守这种精神本源。 最后,“宰上之杞,蔽芾成阴。有其干戈日寻,余不知其何心。”诗人借杞树喻人,虽有繁茂的枝叶,但面临干戈之日,却不知所措,表达了诗人对于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失去本心、无所适从的无奈和悲悯。 整首诗充满了对坚韧不拔、团结一致精神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人们在面对困难时失去本心的深深忧虑。诗人通过鲜明的形象和深入人心的比喻,使诗歌具有了强烈的感染力和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西山之松,有岁寒之质。
怀其同气耶,既分矣复合而为一。
涔露云雨,老大霜雪。
匠石辍斤,樵夫叹息。
人之同气,去本未远。
宰上之杞,蔽芾成阴。
有其干戈日寻,余不知其何心。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干戈

    读音:gān gē

    繁体字:乾戈

    短语:乱 仗 烽火 战祸 战乱 战火 战 战事 烽烟 烟尘 刀兵

    英语:arms

    意思:
     1.干和戈是古代常用武器

  • 不知

    读音:拼音:bù zhī 五笔:gitd

    不知的解释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词语分解

    • 不的解释 不 ù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