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宣城哭蒋徵君华》 敬亭埋玉树,知是蒋征君。

敬亭埋玉树,知是蒋征君。

意思:敬亭埋玉树,知道是蒋征君。

出自作者[唐]李白的《宣城哭蒋徵君华》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对蒋涣的缅怀和敬意,表达了对他才华和品格的赞美。 首句“敬亭埋玉树,知是蒋征君。”中,“敬亭”是蒋涣的墓地,而“玉树”则是形容蒋涣的才华和风度。“埋玉树”在这里是一种象征,代表蒋涣的才华和生命被埋没,表达出对蒋涣早逝的惋惜之情。 “安得相如草,空馀封禅文。”中,诗人希望有像司马相如这样的才子为蒋涣写文章,以表达对蒋涣的敬意和怀念。然而,现实中却没有这样的机会,只留下了蒋涣的文章。这句诗表达了对蒋涣才华的赞美,以及对蒋涣早逝的遗憾。 “池台空有月,词赋旧凌云。”描绘了蒋涣的诗歌和文学才华,以及他的生活环境。池台有月,象征着蒋涣的生活环境优美,而词赋旧凌云则表达了蒋涣的文学成就之高。 “独挂延陵剑,千秋在古坟。”中,“延陵剑”是纪念吴季子(季札)的故事,这里用来表达蒋涣的高尚品格和忠诚。这句诗表达了蒋涣的品格和才华将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蒋涣的缅怀和敬意,表达了对他才华和品格的赞美,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是一首优秀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敬亭埋玉树,知是蒋征君。
安得相如草,空馀封禅文。
池台空有月,词赋旧凌云。
独挂延陵剑,千秋在古坟。
第一百八十五卷
作者介绍 李白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关键词解释

  • 玉树

    读音:yù shù

    繁体字:玉樹

    英语:cajaput

    意思:(玉树,玉树)

     1.神话传说中的仙树。
      ▶《淮南子•墬形训》:“﹝崑崙﹞上有木禾,其修五寻。珠树、玉树、璇树、

  • 埋玉

    读音:mái yù

    繁体字:埋玉

    意思:
     1.埋葬有才华的人。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庾文康亡,何扬州临葬云:‘埋玉树箸土中,使人情何能已已?’”
      ▶《梁书•陆云公传》:“不谓华龄,方春掩质,埋

  • 征君

    引用解释

    征士的尊称。《后汉书·黄宪传》:“友人劝其仕, 宪 亦不拒之,暂到京师而还,竟无所就。年四十八终,天下号曰徵君。” 晋 皇甫谧 《高士传·韩康》:“亭长以 韩徵君 当过,方发人、牛修道桥。” 五代 张观 《过衡山赠廖处士》诗:“未向 漆园 为傲吏,定应明代作徵君。” 清 戴名世 《李烈妇传》:“其曾大父曰 钟元 ,在 明 天启 、 崇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