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金塔》 山僧具茗酌,言话颇知道。

山僧具茗酌,言话颇知道。

意思:山寺的和尚把茶斟,说话很懂得道。

出自作者[宋]黄叔美的《金塔》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寻访山水之美的旅程,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景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 诗人通过吴道士的引荐,得知金溪的金源山水景致优美。他遇到了来自蜀地的金僧,这位僧人幽居山林,寻找美景。地名与僧人的寻找相符,于是僧人在此结茅栖居。诗人描绘了石塔、白云、流水等自然景色,营造出一种幽静、神秘的氛围。 诗人与山僧品茗交谈,言谈间颇得知己之感。诗人请山僧为他题写壁间诗,表示此行虽然匆忙,但得到了与二赵这样的知音一同欣赏美景的机会,感到心满意足。他们在日中午时到农家共享酒食,畅谈心事,欣赏清景,感慨未能早日避开喧嚣,投身自然。 最后,诗人描绘了归途中的景色,霜月下的夜空,传来了更夫报时的鼓声。这些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受相互映衬,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眷恋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流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与山僧的交流,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金溪有金源,昔我未尝造。
因逢吴道士,言此山水好。
金僧来自蜀,所至事幽讨。
地名适相符,结茅遂栖老。
一朝入石塔,千载锢其宝。
白云何漫漫,流水亦浩浩。
相传石井头,鞋迹犹可考。
安知斯塔内,岁久骨应槁。
龛灯长不灭,落叶风自扫。
山僧具茗酌,言话颇知道。
请题壁间诗,兹行殊草草。
所欣得二赵,登览散中抱。
日午饷田家,壶觞共倾倒。
素心惬清赏,恨不避喧早。
偶寻幽侣出,徵逐非所好。
归途霜月下,谁鼓更渐报。

关键词解释

  • 知道

    读音:zhī dào

    繁体字:知道

    短语:详 略知一二 掌握 亮 辩明 了了 知情 知底 明亮 晓 明了 懂 知 领悟 喻 未卜先知 知晓 接头 领略 敞亮 明 解

    英语:

  • 山僧

    读音:shān sēng

    繁体字:山僧

    意思:
     1.住在山寺的僧人。
      ▶北周·庾信《卧疾穷愁》诗:“野老时相访,山僧或见寻。”
      ▶唐·刘长卿《寻盛禅师兰若》诗:“山僧独在山中老,唯有寒松见少年。”

  • 酌言

    读音:zhuó yán

    繁体字:酌言

    意思:酌酒。言,助词。
      ▶《诗•小雅•瓠叶》:“君子有酒,酌言献之。”
      ▶《文选•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阮瑀>》:“倾酤系芳醑,酌言岂终始。”
      ▶吕延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