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不思三致问,病犹尧舜果何如。
意思:子路不考虑再三问,病还是尧、舜究竟怎么样。
出自作者[宋]张九成的《论语绝句一百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若於君子能修敬,敬外无缘复有余。子路不思三致问,病犹尧舜果何如》,它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于君子修身敬人的看法,以及对于子路行为的批评。
首句“若於君子能修敬,敬外无缘复有余”,诗人以一种高雅的敬意来描绘君子,他们能够通过自我修养和敬意来达到更高的境界。这里的“修敬”可以理解为一种道德修养和人格提升的过程,而“敬外无缘”则表达了这种修养不需要外界的认可或奖赏,而是出于内心的追求和自我满足。这种境界是无缘于外在的纷扰,超越了世俗的纷争,因此“复有余”。
“子路不思三致问,病犹尧舜果何如”,诗人借用子路的例子来表达不同的思考方式。子路是一个有独立思考和行动能力的人,他不会盲目追求外在的荣誉和物质利益,而是注重内在的修养和精神追求。然而,子路的这种思考方式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困难和挑战,甚至会生病。这里诗人用“病犹尧舜果何如”来表达对子路处境的同情和理解,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道德修养和人格提升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描绘君子修身敬人的境界和批评子路的思考方式,表达了作者对于道德修养和人格提升的看法。诗人认为,真正的修养和敬意应该是超越外在的纷扰和物质的诱惑,追求内心的满足和精神上的自由。同时,他也提醒人们要注重独立思考和行动能力,不要盲目追求外在的荣誉和物质利益。这种思想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深刻的道理。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使得诗歌的语言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启示意义的诗歌,它对于人们追求道德修养和人格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