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落词赋客,萧索水云乡。
意思:冷落词赋客,萧索水云乡。
出自作者[宋]周邦彦的《红林擒近·高柳春才软》
全文赏析
这首诗《高柳春才软,冻梅寒更香》是一首描绘冬日景象和感受的诗,通过对高柳、冻梅、暮雪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出诗人的清冷感受和寂寥情绪。接下来,我将从几个方面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首先,让我们看看诗的开头两句:“高柳春才软,冻梅寒更香。”这两句通过描绘春天的柳树在初春时节柔软的景象,以及寒梅在寒冷中更显清香的特点,奠定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清冷、寂静。春天的柳树在初春时节显得柔软,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而寒梅则在寒冷中更显清香,表现出一种坚韧不屈的精神。这种描绘为后面的诗句提供了背景和情感铺垫。
接下来,“暮雪助清峭”一句,诗人用暮雪来形容雪后的清冷景象,表现出一种清冽、冷峻的氛围。而“玉尘散林塘”则形象地描绘了雪后林塘的景象,如同尘土般的小雪粒洒落在林塘上,增添了几分清新的美感。
“那堪飘风递冷,故遣度幕穿窗”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风雪交加的景象,风传递着寒冷,雪穿过窗帘在室内飘荡,这种细节描绘增强了诗的生动性和真实感。
“似欲料理新妆,呵手弄丝簧”,这两句描绘了诗人面对寒冷环境时的反应,似乎想要整理新妆,呵手弄笙簧。这里表现出诗人在寒冷环境中的积极应对和自我调适,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精神。
“冷落词赋客,萧索水云乡”,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对当前冷清环境的无奈。词赋客,指的是诗人自己或者曾经的诗人朋友,他们在过去的日子里曾有过风流倜傥的生活,如今却只能在萧索的水云乡度过余生。这种对比和反差,进一步增强了诗的感染力和情感深度。
“望虚檐徐转,回廊未扫,夜长莫惜空酒觞”,最后三句描绘了诗人在屋内望向虚檐滴水旋转、回廊未打扫的景象,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情绪。同时,“夜长莫惜空酒觞”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生活的积极应对和自我调适,也透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精神。
总的来说,《高柳春才软,冻梅寒更香》这首诗通过对高柳、冻梅、暮雪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出诗人的清冷感受和寂寥情绪。同时,通过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对当前冷清环境的无奈的描绘,增强了诗的感染力和情感深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出诗人高超的诗歌创作技巧和深刻的情感表达。
相关句子
-
而今冷落水云乡。-- 出自《江神子/江城子》作者:[宋]赵长卿
- 向时欢娱成冷落,谁与感慨怜萧索-- 出自《悲秋辞》作者:[宋]白玉蟾
- 芙蓉冷落秋萧索,只有篱花耐久看。-- 出自《山行》作者:[宋]方岳
- 喜与水云会,甘与水云同。-- 出自《偈颂七首》作者:[宋]释师一
- 水云萧散。-- 出自《点绛唇·莘野寥寥》作者:[宋]米芾
- 独立水云红。-- 出自《太常引·靓妆仙子谢纤浓》作者:[元]许有孚
- 独立水云红。-- 出自《太常引·靓妆仙子谢纤浓》作者:[元]许有孚
- 水云乡。-- 出自《一萼红 赋红梅,次郭南湖韵》作者:[元]陶宗仪
- 水云幽。-- 出自《忆秦娥·水云幽》作者:[宋]颜奎
- 水云间。-- 出自《江城子 余与勉夫应酬,人事之余,颇浮沉於》作者:[元]袁易
- 水云照。-- 出自《柳梢青·水云晚照》作者:[宋]朱敦儒
- 水云间。-- 出自《江城子·斜风细雨作春寒》作者:[宋]朱淑真
-
恁萧索。-- 出自《点绛唇·风劲云浓》作者:[宋]朱淑真
- 秋萧索。-- 出自《谒金门 赋玉簪》作者:[元]王庭筠
- 夜萧索。-- 出自《品令·夜萧索》作者:[宋]颜博文
- 客怀萧索。-- 出自《点绛唇·卷上珠帘》作者:[宋]邓有功
- 最萧索。-- 出自《扑蝴蝶·兰摧蕙折》作者:[宋]邵叔齐
- 井梧萧索。-- 出自《点绛唇·秋气微凉》作者:[宋]王安国
- 九秋萧索。-- 出自《善哉行》作者:[南北朝]谢灵运
- 萧索。-- 出自《瑞鹤仙·赏残陶径菊》作者:[宋]无名氏
- 萧索景。-- 出自《梅花引·园林静》作者:[宋]无名氏
- 寒萧索。-- 出自《忆秦娥·寒萧索》作者:[宋]赵长卿
- 寻花花冷落。-- 出自《霜天晓角·横阴漠漠》作者:[宋]刘子寰
- 冷落殊未知。-- 出自《山居杂诗九十首》作者:[宋]曹勋
- 石床冷落。-- 出自《暗香·羽音辽邈》作者:[宋]张炎
- 而今冷落长门。-- 出自《清平乐 宫怨》作者:[宋]黄升
- 冷落青楼宴。-- 出自《虞美人·流苏斗帐泥金额》作者:[宋]王千秋
- 冷落西溪风露。-- 出自《西江月·洛浦神仙流品》作者:[宋]晁端礼
- 穷冬冷落。-- 出自《清平乐 案此下原有喜春来一首,殿前欢一首》作者:[元]张弘范
- 芙容镜,词赋客。-- 出自《应天长·丽花斗靥》作者:[宋]吴文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