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随物变,恍谁识其由。
意思:视听随物变化,仿佛谁认识他的原因。
出自作者[宋]苏辙的《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 会景亭》
全文赏析
这首诗《亭高众山下,胜势不自收》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和内心感受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首联“亭高众山下,胜势不自收。冈峦向眼尽,风籁与耳谋。”描绘了诗人站在高亭上俯瞰众山下的美景,感受到自然胜势无法自已,山峦尽收眼底,风声与耳谋面,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力量。
颔联“鸢飞半岭息,云起当空游。”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半山之上的鸢鸟停歇,云朵在空中飘荡,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环境的广阔和自由。
颈联“视身如乘风,超然忘百忧。”表达了诗人身心仿佛乘风而行,忘却了所有的忧愁和烦恼,展现出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尾联“暮归室中居,唯见窗户幽。”描绘了诗人回到屋中居住的场景,只有窗户透出的幽暗之光,暗示着诗人在自然美景中的孤独和宁静。
诗中的“视听随物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受和体验,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动人,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自然之美和生活的美好。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和内心的感受,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也启示了人们要珍惜自然、热爱生活、追求自由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