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意思:洁白的牙齿确实难开,沉思碧云之间。
出自作者[唐]李白的《咏苎萝山/西施》
全文赏析
历来咏西施的诗很多,优秀的作品也不少,李白的这首《西施》显得寂寂无名,连同时代诗人王维的《西施咏》也知名于它。但我还是要讲它,由它我们可以知道大诗人李白对人生的一些态度。照例列诗如下:
西施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征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西施本是越国乡村平凡农家人的女儿,但她天生丽姿,“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从古到今,所有的美丽女子和她比起来都要逊色,她的美貌令清艳的荷花都愧羞不如,“沉鱼之容”是谓西施也。
西施不仅美貌,而且情韵动人,得江南女儿之仙态。“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她冰清玉洁,闲情无限。一个“弄”字把女儿家戏水的娇柔情态表现的淋漓尽致,一个“闲”字展现了少女的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细心的读者大可以展开联想,碧水见手如柔荑浮,清波见眼如秋波横。古人以“语不露齿、笑不露齿”为美,哪怕牙再皓白细碎整齐,这种“皓齿信难开”是一种含蓄之美。“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比上句更美,因为它情韵更动人。西施为什么“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呢?其实,这两句是承接上两句而来的,场景同一,还在碧水清波里,西施意识到了自己的美,于是以水为镜,浅窝含笑,对着水中的“碧云”“沉吟”,自我陶醉起来,一定要注意“碧云”,说明云在水里。这样,一幅少女浣纱弄水,后来顾“镜”自怜的图景便飘在眼前了。一个“吟”说尽了“正当最好年龄的女子”无限心事,此字最妙,喜悦之上似有淡淡的愁绪飘着,叫人又爱又怜了。
“勾践征绝艳,扬蛾入吴关”,西施从一个“越溪女”成为“吴宫妃”的过程一笔带过,“绝艳”“扬蛾”再次表现了西施之美。这两句比较平庸。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在文采上依然平庸,但隐约透露出诗人渴望的人生追求境界,诗人才华卓绝,建功立业理所当然,“杳渺讵可攀”说明李白希望追求的政治成绩不是一般的,而是大的作为,是超出一般的“讵可攀”的作为。希望高,而失望多,李白一生痛苦皆由政治期望太高所致。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承接上两句,再次透露出李白强烈的政治述求。
从全诗,我们不妨把西施的美貌看作诗人才华的自况、自比,西施终于“一破夫差国”,而诗人在政治上一事无成,“千秋竟不还”既有对西施历史功绩的赞赏,也有自叹自伤的袅袅愁绪升腾。
全诗最有文采的是“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四句。李白又诗云:“两人对坐山花开,一杯一杯又一杯”,最后一杯是斟酌给山花的,李白与大自然是无隔离的,故能把景写活。
--雪浪花
相关句子
- 新声皓齿。-- 出自《减字木兰花·湖山明秀》作者:[元]王寂
- 美容歌皓齿。-- 出自《菩萨蛮·绿笺长写新成曲》作者:[宋]王安中
- 皓齿发清歌。-- 出自《菩萨蛮·绣帘高卷倾城出》作者:[宋]苏轼
- 明眸皓齿。-- 出自《减字木兰花·栖鸾高士》作者:[宋]郭应祥
- 皓齿歌,细腰舞。-- 出自《将进酒·琉璃钟》作者:[唐]李贺
- 清歌皓齿艳明眸。-- 出自《江城子 中州乐府》作者:[元]冯子翼
- 晚云间。-- 出自《江城子·前瞻马耳九仙山》作者:[宋]苏轼
- 云间皓月。-- 出自《减字木兰花·云间皓月》作者:[宋]米芾
- 云间征雁来。-- 出自《菩萨蛮·栏干六曲天围碧》作者:[宋]孙道绚
- 一线云间语。-- 出自《菩萨蛮·照溪梅雪和烟堕》作者:[宋]苏庠
- 水云间。-- 出自《江城子 余与勉夫应酬,人事之余,颇浮沉於》作者:[元]袁易
- 泻云间。-- 出自《醉翁操·冷冷潺潺》作者:[宋]郭祥正
- 眺云间。-- 出自《顺东西门行》作者:[南北朝]谢灵运
- 明月在云间。-- 出自《东阳溪中赠答》作者:[南北朝]谢灵运
- 云间五色满。-- 出自《日》作者:[唐]李峤
- 悲鸣云间。-- 出自《丹霞蔽日行》作者:[魏晋]曹丕
- 沉吟沉吟几低首,且弹商声劝君酒。-- 出自《将进酒》作者:[明]孙蕡
- 沉吟。-- 出自《河传 乐府十拟,弁阳老人为古人所未为。素》作者:[元]邵亨贞
- 沉吟。-- 出自《河传 乐府十拟,弁阳老人为古人所未为。素》作者:[元]邵亨贞
- 又沉吟。-- 出自《昭君怨 拟古》作者:[元]邵亨贞
- 何事沉吟?-- 出自《柳梢青·何事沉吟》作者:[清]彭骏孙
- 沉吟坐暝。-- 出自《台城路 寒食后雨轩独坐,次复孺韵 以上六首》作者:[元]钱应庚
- 沉吟有爱恋。-- 出自《圣皇篇》作者:[魏晋]曹植
- 信难通。-- 出自《相见欢·桃源深闭春风》作者:[宋]向子諲
- 信难计。-- 出自《摇捱遍/采莲令》作者:[宋]史浩
- 芳艳信难加。-- 出自《望江南/忆江南》作者:[宋]韩琦
- 阳台远,信难托。-- 出自《瑞鹤仙·春衫和泪著》作者:[宋]俞国宝
- 夷世信难值。-- 出自《相逢行》作者:[南北朝]谢灵运
- 俗险信难羣。-- 出自《怨歌行》作者:[南北朝]沈约
- 清歌信难嗣。-- 出自《豫章行》作者:[南北朝]沈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