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吉老两和示戏答》 画沙无地觅锥锋,点勘永和书法同。

画沙无地觅锥锋,点勘永和书法同。

意思:画沙不地找锥子尖,点勘察永和书法同。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吉老两和示戏答》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对古人书法碑帖的欣赏与赞美,以及诗人对书法艺术的独到理解。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欲聘石室碑”展示了诗人对石室碑的向往和敬仰,而“小诗委庭下”则表现出诗人心怀敬意,将诗歌献于碑下。这里体现了诗人对古人书法艺术的崇高赞美。 接下来,“颇似山阴写道经,虽与群鹅不当价”两句,用山阴道经和群鹅的典故来形容石室碑书法的高妙。虽然这种比喻可能看起来不太恰当,但却表达了诗人对碑帖的独特理解和赞美。 “画沙无地觅锥锋,点勘永和书法同”这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石碑书法的精湛技艺,以及诗人对这种技艺的赞叹。诗人用“画沙无地觅锥锋”来形容书法的笔画精准,无可挑剔,而“点勘永和书法同”则表达了石碑书法与永和书法的相似之处。 最后,“人言外论殊不尔,勿持明冰照夏虫”两句,诗人表达了对他人评价的不在意,同时也展示自己的艺术主张。他用“勿持明冰照夏虫”来形象地说明,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评价他人,体现出诗人对艺术多元理解的尊重。 整体上看,这首诗通过对石室碑的赞美,展示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同时也表达出对他人观点的尊重,体现了诗人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精神。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欲聘石室碑,小诗委庭下。
颇似山阴写道经,虽与群鹅不当价。
画沙无地觅锥锋,点勘永和书法同。
人言外论殊不尔,勿持明冰照夏虫。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无地

    读音:wú dì

    繁体字:無地

    意思:(无地,无地)

     1.没有地方;没有土地。
      ▶《战国策•赵策三》:“来年秦复求割地,王将予之乎?不与,则是弃前贵而挑秦祸也;与之,则无地而给之。”
      ▶《淮

  • 书法

    解释

    书法 shūfǎ

    [calligraphy] 书写艺术,特指用毛笔写汉字的艺术

    中国之画与书法为缘,而多含文学之趣味。——蔡元培《图画》

    引用解释

    1.古代史官修史,

  • 画沙

    读音:huà shā

    繁体字:畫沙

    意思:(画沙,画沙)
    古代书家以为笔锋如锥画沙,方为高妙。
      ▶元·刘祁《归潜志》卷九:“闲闲公以正大九年五月十二日下世,此卷最为暮年手书,故能备钟·张诸体,于屋漏雨、锥画沙之外,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