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桃源手卷》 只评隐者非仙者,莫悟秦人即亚人。

只评隐者非仙者,莫悟秦人即亚人。

意思:只评隐居的人不是神仙的人,不知道秦人就是亚人。

出自作者[宋]陆文圭的《题桃源手卷》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生命、历史和人生哲理的,表达了对于生命无常、历史兴衰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种柳栽桃总是春,兴亡千古一沾巾”,诗人用春天的生机盎然来比喻生命的开始和结束,表达了生命的循环往复和无常。同时,“兴亡千古一沾巾”也表达了对历史的兴衰和朝代更迭的感慨,让人感到历史的沧桑和无情。 第二句“只评隐者非仙者,莫悟秦人即亚人”,诗人对那些自称为隐者的人提出了批评,认为他们并不是真正的仙者,只是逃避现实的人。同时,诗人也提醒人们不要忘记秦始皇等历史人物,他们曾经是时代的统治者,但最终也成为了历史。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的客观评价和对于历史的反思。 第三句“年号记曾题甲子,儿孙肯使识君臣”,诗人提到了年号和历史,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人希望后代能够记住历史,从中吸取教训,使自己的君臣更加明智。 最后两句“南阳高士空遐想,不向柴桑去问津”,诗人以南阳的高士诸葛亮和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自比,表达了自己对于高尚品格和人生哲理的追求。诗人认为,如果能够像陶渊明一样不为名利所动,就能够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历史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语言简练而寓意深远,让人深思。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种柳栽桃总是春,兴亡千古一沾巾。
只评隐者非仙者,莫悟秦人即亚人。
年号记曾题甲子,儿孙肯使识君臣。
南阳高士空遐想,不向柴桑去问津。

关键词解释

  • 秦人

    读音:qín rén

    繁体字:秦人

    意思:秦代统一全国,开展对外交通,北方和西方的邻国往往称中国人为“秦人”。直至汉·晋,仍沿用此称。
      ▶《史记•大宛列传》:“闻宛城中新得秦人,知穿井,而其内食尚多。”
      ▶《汉

  • 者莫

    读音:zhě mò

    繁体字:者莫

    意思:亦作“者么”。亦作“者磨”。亦作“者末”。
     
     1.犹尽管;即使。
      ▶元·王实甫《破窑记》第一摺:“者莫是结就蜘蛛网,土炕芦蓆草房,那里有绣帏罗帐,您孩儿心顺处便是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