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周思道如诏亭》 乡里共传为盛事,鬼神相助使前知。

乡里共传为盛事,鬼神相助使前知。

意思:家乡共传为盛事,鬼神相助使前知道。

出自作者[宋]文同的《周思道如诏亭》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对一位名为繁上先生的父亲教子的赞美,通过诗人的笔触,我们能够感受到这位父亲的教育智慧和对孩子的深深关爱。 首联“繁上先生教子时,义方题榜贴亭楣。当年此地开师席,今日其言入制词。”诗人通过描述“繁上先生”教子的场景,表达了对这位父亲的敬意。同时,“义方”一词,既指教育方法,也指道德教育,体现了这位父亲的教育理念。而“榜贴亭楣”则形象地描绘了父亲为儿子题榜的过程,进一步强调了这位父亲对儿子的期望和关爱。 颔联“乡里共传为盛事,鬼神相助使前知。”这两句诗表达了乡里对繁上先生教子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这位父亲的教育智慧和预知未来的能力,即所谓的“鬼神相助使前知”。这体现了人们对这位父亲的敬仰和信任。 颈联“后人若续成都记,第一详书不可遗。”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后人的期望,希望后人能够继续记录和传承繁上先生的教子故事,并给予充分的关注和赞美。这也体现了诗人对教育传承的重视。 整首诗通过对繁上先生教子的赞美,表达了对道德教育和教育的重视,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教育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赞美教育、道德和传承的佳作,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情的赞美,展现了教育的力量和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繁上先生教子时,义方题榜贴亭楣。
当年此地开师席,今日其言入制词。
乡里共传为盛事,鬼神相助使前知。
后人若续成都记,第一详书不可遗。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关键词解释

  • 盛事

    读音:shèng shì

    繁体字:盛事

    英语:grand occasion; a great event

    意思:大事;美事。
      ▶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 乡里

    读音:xiāng lǐ

    繁体字:鄉裏

    英语:home town

    意思:(乡里,乡里)

     1.周制,王及诸侯国都郊内置乡,民众聚居之处曰里。因以“乡里”泛指乡民聚居的基层单位。
     

  • 相助

    读音:xiāng zhù

    繁体字:相助

    英语:help

    意思:互助。
      ▶《孟子•滕文公上》:“出入相友,守望相助。”

    近义词: 互助

  • 共传

    读音:gòng chuán

    繁体字:共傳

    意思:(共传,共传)
    谓大家都传诵或称说。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唐·杜甫《奉赠王中允维》诗:“共传收庾信,不比得陈琳。”

  • 神相

    读音:shén xiāng

    繁体字:神相

    意思:对善于相术者之尊称。
      ▶明·陶宗仪《辍耕录•相术》:“国初有李国用者……登州人,尝为卒,遇神仙,教以观日之法,能洞见肺腑,世称神相。”

    解释:<

  • 前知

    读音:qián zhī

    繁体字:前知

    意思:预知;有预见;事先知道。
      ▶《礼记•中庸》:“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汉·赵晔《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胥(伍子胥)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