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汉上逢同年崔八》 去岁曾游帝里春,杏花开过各离秦。

去岁曾游帝里春,杏花开过各离秦。

意思:去年曾在上帝里春,杏花开过各自离开秦国。

出自作者[唐]李频的《汉上逢同年崔八》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去年春天在京城游历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 首联“去岁曾游帝里春,杏花开过各离秦。”描绘了作者去年在京城游历的情景,杏花开放的时候游历,花落时离京。这里用杏花作为时间的象征,表达了时间匆匆,游春短暂。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在京城短暂停留后,就离开了。 颔联“偶先托质逢知己,独未还家作旅人。”表达了作者在京城遇到知己,但是因为某些原因不能回家,只能留在京城。这里用“托质”这个词语表达了作者对知己的珍视和感激,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不能回家的遗憾和无奈。 颈联“世上路岐何缭绕,空中光景自逡巡。”是对前文的进一步深化和升华。作者通过比喻,将世上的道路比作纷繁复杂、难以捉摸的“路岐”,将时间比作“空中光景”,表达了世事无常、人生如梦的感慨。 尾联“一回相见一回别,能得几时年少身。”是对主题的总结和深化。作者通过描述每次相见后离别的情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未来的不确定和迷茫。 整首诗通过对去年游历京城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知己的感激和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去岁曾游帝里春,杏花开过各离秦。
偶先托质逢知己,独未还家作旅人。
世上路岐何缭绕,空中光景自逡巡。
一回相见一回别,能得几时年少身。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寿昌长汀源(今浙江建德李家镇)人,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著有《梨岳集》一卷,附录一卷。

寿昌县令穆君曾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关键词解释

  • 帝里

    读音:dì lǐ

    繁体字:帝裏

    意思:犹言帝都,京都。
      ▶《晋书•王导传》:“建康,古之金陵,旧为帝里,又孙仲谋、刘玄德俱言王者之宅。”
      ▶唐·李百药《赋得魏都》诗:“帝里三方盛,王庭万国来。”
      ▶

  • 去岁

    读音:qù suì

    繁体字:去歲

    英语:last year

    意思:(去岁,去岁)
    去年。
      ▶南朝·梁·任昉《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且去岁冬初,国学之老博士耳;今兹首夏,将亚冢司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