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失题》 幸免绝粮惭孔圣,更无环堵羡渊明。

幸免绝粮惭孔圣,更无环堵羡渊明。

意思:幸免于绝粮惭愧孔圣人,更没有围墙羡慕陶渊明。

出自作者[宋]张耒的《失题》

全文赏析

这首诗《欲知老子居陈事,古寺萧条屋数楹》是一首对历史人物老子在陈国生活的描绘的诗。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老子的生平事迹产生了兴趣,于是来到了一座古寺,试图从残破的屋舍中寻找历史的痕迹。 首联“欲知老子居陈事,古寺萧条屋数楹”,诗人表达了对老子在陈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描绘了古寺的萧条景象,给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颔联“幸免绝粮惭孔圣,更无环堵羡渊明”,这两句诗表达了老子在陈国的经历,虽然他幸运地避免了绝粮的困境,但也没有像陶渊明那样拥有宽敞的居所。这暗示了老子在陈国的艰难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同情和感慨。 颈联“参差拙句何曾是,宠辱浮云无可惊”,诗人反思自己的诗作并不出色,面对荣誉和辱骂,他已不再惊慌失措。这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淡定和从容,也体现了他的自信和自知之明。 尾联“断送光阴须美酒,惟应此事费经营”,诗人认为唯有美酒才能让人忘记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到快乐。这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老子在陈国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敬仰和对现实的感慨。同时,诗人在反思自己的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欲知老子居陈事,古寺萧条屋数楹。
幸免绝粮惭孔圣,更无环堵羡渊明。
参差拙句何曾是,宠辱浮云无可惊。
断送光阴须美酒,惟应此事费经营。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

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诗学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词流传很少,语言香浓婉约,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赵万里辑本。后被指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关键词解释

  • 幸免

    读音:xìng miǎn

    繁体字:幸免

    英语:narrowly and luckily escape

    意思:(参见倖免)
    谓侥幸避免某种灾祸。语本《论语•雍也》:“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 绝粮

    读音:jué liáng

    繁体字:絕糧

    意思:(绝粮,绝粮)
    断绝粮食。
      ▶《论语•卫灵公》:“﹝孔子﹞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
      ▶汉·严忌《哀时命》:“倚踌躇以淹留兮,日饥馑而绝粮。”
     

  • 渊明

    读音:yuān míng

    繁体字:淵明

    意思:(渊明,渊明)
    深远明达。
      ▶晋·常璩《华阳国志•刘后主志》:“非渊明弘鉴,则中兴之业,何容易哉?”
      ▶《南齐书•高帝纪上》:“惟王圣哲渊明,荣镜宇宙。”<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