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天柱山图》 谁能凌绝顶,看取日升东。

谁能凌绝顶,看取日升东。

意思:谁能登上绝顶,看看天升东。

出自作者[唐]戴叔伦的《题天柱山图》

全文赏析

这首诗《拔翠五云中,擎天不计功。谁能凌绝顶,看取日升东。》以其鲜明的形象和深远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对崇高精神的追求和对未来的希望。 首句“拔翠五云中”便引人入胜,描绘出一种超凡入圣的景象,仿佛一块翠玉在五色云雾中拔地而起,引人无限遐想。这句诗也暗示了诗人自身的高洁和非凡,如同翠玉一般,不拘于凡尘,独树一帜。 “擎天不计功”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无私奉献、默默付出的精神的赞美。就像翠玉拔地而起,不计回报地支撑起天空,诗人也愿意为了更大的理想和目标,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和荣誉,展现出一种崇高的精神风貌。 “谁能凌绝顶,看取日升东。”这两句诗呼应了前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决心和壮志。他渴望攀登到那个至高无上的地方,以便从那里看到日出的壮丽景象。这不仅是一个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的象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形象和深远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对崇高精神的追求和对未来的希望。它鼓励人们在生活中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不计较个人得失,为了更高的理想而奋斗。同时,它也提醒我们,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要有一颗热爱生活、追求理想的心,就像那翠玉拔地而起,不畏艰难险阻,默默付出,只为看到日出的壮丽景象一样。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拔翠五云中,擎天不计功。
谁能凌绝顶,看取日升东。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戴叔伦(约732——约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今存诗二卷,多混入宋元明人作品,需要仔细辨伪。

关键词解释

  • 绝顶

    读音:jué dǐng

    繁体字:絕頂

    短语:无限 无以复加 卓绝 亢 不过 无上 极 最好 无与伦比 尽 太 透顶 极致 极其 最 绝 顶

    英语:tiptop

  • 取日

    读音:qǔ rì

    繁体字:取日

    意思:迎回落日。喻助废帝复位。
      ▶唐·吕温《狄梁公立卢陵王赞》:“取日虞渊,洗光咸池。”
      ▶明·许三阶《节侠记•侠晤》:“裴兄侠节雄风,抗取日之义;英年贵族,虚下风之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