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留别马使君》 俱来海上叹烟波,君佩银鱼我触罗。

俱来海上叹烟波,君佩银鱼我触罗。

意思:都来海上叹息烟波,您佩带金银鱼我碰到罗。

出自作者[唐]李群玉的《留别马使君》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通过描绘海上烟波、银鱼触罗、蜀国才微、专城年少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首联“俱来海上叹烟波,君佩银鱼我触罗。”诗人通过描绘海上烟波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感慨。银鱼触罗则象征着友人的生活安逸舒适,而自己却面临着生活的艰难。这一对比,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羡慕,也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感慨。 颔联“蜀国才微甘放荡,专城年少岂蹉跎。”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诗人认为,蜀国才微是因为自己甘于放荡,而专城年少则是友人年轻有为,不应该虚度光阴。这一对比,既表达了对友人的鼓励,也表达了对人生的反思和追求。 颈联“应怜旅梦千重思,共怆离心一曲歌。”诗人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思念和离别的痛苦,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感慨。旅梦千重思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而共怆离心一曲歌则表达了诗人和友人之间的情感共鸣。这一对比,既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思念,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慨。 尾联“唯有管弦知客意,分明吹出感恩多。”诗人通过描绘音乐的力量,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之情。唯有管弦知客意表达了音乐能够传达情感和感受,而分明吹出感恩多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感激和珍视。这一对比,既是对友情的赞美和感激,也是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海上烟波、银鱼触罗、蜀国才微、专城年少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俱来海上叹烟波,君佩银鱼我触罗。
蜀国才微甘放荡,专城年少岂蹉跎。
应怜旅梦千重思,共怆离心一曲歌。
唯有管弦知客意,分明吹出感恩多。
作者介绍
李群玉,唐代澧州人,极有诗才,“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但他“一上而止”,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关键词解释

  • 银鱼

    读音:yín yú

    繁体字:銀魚

    短语:海鳗 鳕鱼 蝾螈 肺鱼 刀鱼 文昌鱼 鲱鱼 白鲑 带鱼 鲶鱼 飞鱼 梭子鱼 电鳗 美人鱼 沙丁鱼 虹鳟鱼 翻车鱼 鲢鱼 鲍 金枪鱼

    英语:

  • 烟波

    解释

    烟波 yānbō

    [mist-covered waters] 烟雾笼罩的水面

    烟波浩渺的洞庭湖

    烟波江上使人愁。——唐· 崔颢《黄鹤楼》

    引用解释

  • 海上

    读音:hǎi shàng

    繁体字:海上

    短语:楼上

    英语:maritime

    意思:
     1.海边;海岛。
      ▶《吕氏春秋•恃君》:“柱厉叔事莒敖公,自以为不知而去

  • 触罗

    读音:chù luó

    繁体字:觸羅

    意思:(触罗,触罗)

     1.投入罗网。
      ▶唐·白居易《感兴》诗之二:“鱼能深入宁忧钓,鸟解高飞岂触罗。”
     
     2.打鱼。谓隐退。
      ▶唐·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