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锁咽喉千古壮,风传歌吹万家闲。
意思:地锁住喉咙千古壮,风把歌吹万户闲。
出自作者[唐]李山甫的《蒲关西道中作》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蒲州(今山西永济)壮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首联“国东王气凝蒲关,楼台帖出晴空间”,诗人以大气磅礴的笔触,描绘了蒲州的地理形势和历史氛围。“国东”指的是蒲州所在的蒲东郡,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帝王之气凝聚的地方。“楼台帖出晴空”,诗人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将高耸的楼台描绘成仿佛从晴空中生长出来的样子,形象地表现了蒲州的地理位置之高。
颔联“紫烟横捧大舜庙,黄河直打中条山”,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蒲州的风景名胜。“紫烟”指的是大舜庙的香火缭绕,诗人用“横捧”一词,形象地描绘了大舜庙的壮观景象。“黄河直打中条山”则描绘了黄河与中条山的对峙景象,黄河之水仿佛直打中条山,气势磅礴。
颈联“地锁咽喉千古壮,风传歌吹万家闲”,诗人以“地锁咽喉”形容蒲州的重要地理位置,以“风传歌吹”描绘了蒲州百姓的安乐生活。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蒲州的地理特点,也表现了蒲州的社会风貌。
尾联“来来去去身依旧,未及潘年鬓已斑”,诗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对蒲州的深厚感情。尽管诗人在这里来来去去,但他的心态始终如一,他对蒲州的感情深厚而真挚。同时,他也感叹自己未能在蒲州多待几年,鬓发已经斑白。这既表现了诗人的感慨,也增添了诗的感染力和情感深度。
总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现了蒲州的壮丽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诗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对蒲州的深厚感情,使诗具有了更深的情感内涵。这首诗的优点在于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真挚,读来令人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