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雳一声龙破柱,此中何处有裴休。
意思:霹雳一声龙破柱,这里有什么地方有裴休。
出自作者[宋]晁补之的《赠常州感慈邦长老》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禅宗的哲理和生活态度。首句“君不见大通方丈空无物,亦不拈椎并竖拂。”描绘了禅宗修行的场所,大通方丈,空旷无物,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或法器,体现了禅宗的简朴和清静。
“本原自性未出喉,已向顶门遭一咄。”这句话强调了禅宗的顿悟之理,意指本原自性还未完全表达,就已经受到了顶门的一击,暗示着禅宗的顿悟是瞬间发生的,不需要语言或行为的修饰。
“感慈神骏渥洼流,壁上高僧莫遣酬。”这句话中的“感慈神骏”形容一种慈悲而神圣的状态,“渥洼流”则形象地描绘出这种状态的流动和充盈。而“壁上高僧莫遣酬”则表现了禅宗的不二法门,不需要用言语或行动来回应或解释。
最后的“霹雳一声龙破柱,此中何处有裴休。”则以霹雳和龙破柱的形象来描绘禅宗的顿悟之力,强大而瞬间改变一切。而“此中何处有裴休”则表达了顿悟后,一切旧有的观念和束缚都已经消失,达到了自由无碍的境界。
整首诗充满了禅宗的哲理和意象,通过形象的描绘和象征,表达了禅宗的修行态度和顿悟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