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竹溪评余近诗发药甚多次韵》 蜗牛庐只依通德,虫蠹书犹在善和。

蜗牛庐只依通德,虫蠹书犹在善和。

意思:蜗牛房屋只根据常德,虫蠹书仍在善和。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竹溪评余近诗发药甚多次韵》

全文赏析

这首诗《经旬积潦慵扶杖,拂晓新晴喜晒簑》是一首描绘生活细节和人生观的诗。它通过描绘作者在雨后慵懒地扶着拐杖,早晨享受阳光晒干蓑衣的情景,表达出对生活的细微观察和对人生的独特理解。 首联“经旬积潦慵扶杖,拂晓新晴喜晒簑”,作者通过描述自己在雨后慵懒的状态,表达出对生活的淡然态度。他似乎在享受着雨后的宁静,对新晴的阳光充满了期待和喜悦。这一联通过描绘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示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颔联“掣电光阴难把玩,浮云富贵易消磨”,这里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光阴比作掣电,将富贵比作浮云,表达出对时间的无奈和对富贵的淡然。这一联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短暂,提醒人们珍惜时间,把握当下。 颈联“蜗牛庐只依通德,虫蠹书犹在善和”,这一联描绘了作者的生活环境和对书籍的热爱。蜗牛庐象征着简陋的生活环境,而虫蠹书则是作者对知识的追求和对书籍的珍视。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谦逊和对知识的敬畏。 尾联“除是鬳翁名父子,别无好事者经过”,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对知己的渴望和对朋友的珍视。只有那些与自己有共同爱好和追求的人,才能理解自己的生活和人生观。这一句充满了对知音的期待和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绘和对人生的独特理解,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时间的珍视、对知识的敬畏和对知音的渴望。这些情感和观念在诗中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丰富而深刻的画面。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经旬积潦慵扶杖,拂晓新晴喜晒簑。
掣电光阴难把玩,浮云富贵易消磨。
蜗牛庐只依通德,虫蠹书犹在善和。
除是鬳翁名父子,别无好事者经过。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通德

    读音:tōng dé

    繁体字:通德

    意思:共同遵循的道德。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智,仁,勇,此三者天下之通德,所以行之者也。”
      ▶《隋书•高颎苏威传论》:“然志尚清俭,体非弘旷,好同恶异,有乖直道,不

  • 蜗牛

    读音:wō niú

    繁体字:蝸牛

    短语:

    英语:snail

    意思:(蜗牛,蜗牛)
    软体动物。有螺旋形的黄褐色硬壳。头部有两对触角,腹部有扁平的脚,行进时分泌黏液,吃植物

  • 依通

    读音:yī tōng

    繁体字:依通

    意思:佛教语。谓有漏五通之一。指依靠药力或咒术表现出来的神通。
      ▶宋·延寿《宗镜录》卷十五:“何谓依通?约法而知。缘身而用,乘符往来,药饵灵变,此谓依通。”
      ▶明·胡应麟《少

  • 蠹书

    读音:dù shū

    繁体字:蠹書

    意思:(蠹书,蠹书)

     1.谓晒去书中的蠹虫。
      ▶《穆天子传》卷五:“仲秋甲戌,天子东游,次于雀梁,蠹书于羽陵。”
      ▶郭璞注:“蠹书,谓暴书中蠹虫。”

  • 善和

    读音:shàn hé

    繁体字:善和

    意思:
     1.唐·柳宗元《寄许孟容书》:“家有赐书三千卷,尚在善和里旧宅。”后因以“善和”借指藏书。
      ▶宋·刘克庄《转调二郎神》词:“幸有善和书堪读,何必然藜芸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