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下第后上李中丞》 谷外风高摧羽翮,江边春在忆樵渔。

谷外风高摧羽翮,江边春在忆樵渔。

意思:谷外风高折断翅膀,长江边春在忆樵渔。

出自作者[唐]赵嘏的《下第后上李中丞》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落第书生的形象,通过他的哭泣、悲叹和自我反思,表现了人生路途中的艰辛和挫折,同时也展示了他的坚韧和执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赏析: 首联“落第逢人恸哭初,平生志业欲何如。”描绘了诗人落第后的悲痛情景,逢人就哭,悲叹自己的平生志业。这一联以直接、真实的情感,展现了人生的艰难和挫折。 颔联“鬓毛洒尽一枝桂,泪血滴来千里书。”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痛苦形象,鬓毛斑白,泪水滴滴,千里书信带着血泪。这两句诗通过生动的意象,让读者能感受到诗人的悲痛和无助。 颈联“谷外风高摧羽翮,江边春在忆樵渔。”则通过自然景象暗示诗人的处境,风大羽翮被摧,春意来临却让人更加怀念樵夫渔人的生活。这一联以寓言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在困境中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尾联“唯应感激知恩地,不待功成死有余。”则是诗人在痛苦中的自我激励,表明他要感激那些知遇之恩,尽管没有成功,但死而无憾。这一联表达了诗人的坚韧和执着,也体现了他的豪情壮志。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落第书生的形象,展现了人生的艰难和挫折,同时也表达了坚韧不屈、勇往直前的精神。诗人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真挚的情感,让读者深感共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落第逢人恸哭初,平生志业欲何如。
鬓毛洒尽一枝桂,泪血滴来千里书。
谷外风高摧羽翮,江边春在忆樵渔。
唯应感激知恩地,不待功成死有余。
作者介绍
赵嘏,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关键词解释

  • 风高

    读音:fēng gāo

    繁体字:風高

    意思:(风高,风高)

     1.风大。
      ▶唐·杜甫《湖中送敬十使君适广陵》诗:“秋晚岳增翠,风高湖涌波。”
      ▶唐·柳宗元《田家》诗之三:“风高榆柳疏,霜重梨枣

  • 樵渔

    读音:qiáo yú

    繁体字:樵漁

    意思:(樵渔,樵渔)

     1.樵夫和渔夫。亦泛指村舍中人。
      ▶唐·岑参《终南山双峰草堂作》诗:“有时逐樵渔,尽日不冠带。”
      ▶唐·于鹄《题邻居》诗:“虽然在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