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罗巨济教授蓬山堂》 著脚金坡不作难,问津木天何足辨。

著脚金坡不作难,问津木天何足辨。

意思:著脚金坡不作难,探访木天怎么能辨别。

出自作者[宋]杨万里的《题罗巨济教授蓬山堂》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赞美与敬仰之情的诗,献给一位博学多才的儒者和他的家族。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蓬莱藏室盛东都,只著古书并老儒。”描绘了儒者的书斋,充满古书的氛围,显示出儒者的博学与尊贵。这里用“蓬莱”比喻书斋,寓意着这是一个充满智慧与神秘的地方。 接着,“後来许事晓星疏,登车不落问何如。”描述了儒者的勤奋,虽然星星已经稀疏,天将破晓,但他依然坚持读书,不问外界如何。这种对学问的执着追求,令人敬仰。 “广文先生自有饭,诸公衮衮端无羡。”这里用“广文先生”尊称儒者,赞美他学识渊博,自有其独特的精神食粮,无需羡慕他人。 “著脚金坡不作难,问津木天何足辨。”这两句诗表达了儒者的高尚品质,他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追求真理。 “作堂聊尔题蓬山,此岂有意亦偶然。”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儒者敬意,以蓬山比喻儒者的书斋,显示其尊贵与独特。 “登瀛仙人多姓许,未必先生肯为伍。”这里用“登瀛仙人”比喻儒者的学识与地位,表达出对他的敬仰之情。 “书生饶舌定可憎,此话姑置莫葛藤。”诗人自谦为书生,称赞儒者的学识,将自己的话置于一边,显示出谦卑与尊敬。 最后,“先生诸孙皆玊永,诵书已作弯鹤声。请来欹桄细细听。”诗人赞美儒者的后辈们也继承了他的学识,诵读之声如弯鹤般美妙。诗人邀请读者细细倾听,感受这个家族的智慧与传承。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儒者及其家族的赞美与敬仰之情,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比喻,展现了他们的博学、尊贵和独特的品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蓬莱藏室盛东都,只著古书并老儒。
後来许事晓星疏,登车不落问何如。
广文先生自有饭,诸公衮衮端无羡。
著脚金坡不作难,问津木天何足辨。
作堂聊尔题蓬山,此岂有意亦偶然。
登瀛仙人多姓许,未必先生肯为伍。
书生饶舌定可憎,此话姑置莫葛藤。
先生诸孙皆玊永,诵书已作弯鹤声。
请来欹桄细细听。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奉新县、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关键词解释

  • 金坡

    古时皇宫正殿称金銮殿,殿旁有坡称金峦坡。坡与翰林院相接,故以“金坡”借指翰林院。 宋 王安石 《纯甫出僧惠崇画要予作诗》:“金坡巨然山数堵,粉墨空多真漫与; 濠 梁 崔白 亦善画,曾见桃花静初吐。” 宋 程俱 《酬颖昌叶内翰见招》诗:“賔閤遥知悬玉麈,直庐应许到金坡。” 明 李东阳 《成化丙午五月十日东阁晓卧梦人以一男相馈六月九日初度得男家报至阁中其事始验志喜》诗之一:“儤直金坡笔砚餘,忽传
  • 作难

    读音:zuò nán

    繁体字:作難

    短语:费力 扎手 伤脑筋 难 费事 患难 来之不易 大海捞针 讨厌 费时 棘手 海底捞针 疑难 艰难 困难 万难 别无选择 费工夫 费劲

    英语:

  • 问津

    读音:wèn jīn

    繁体字:問津

    短语:问明

    英语:make inquires

    意思:(问津,问津)

     1.询问渡口。
      ▶《论语•微子》:“长沮、

  • 不作

    读音:bù zuò

    繁体字:不作

    意思:I

     1.不兴起;不兴盛。
       ▶《礼记•乐记》:“暴民不作,诸侯宾服。”
       ▶孔颖达疏:“不作,谓不动作也。”
       ▶《孟子•滕文公下》:“圣

  • 难问

    读音:nán wèn

    繁体字:難問

    意思:(难问,难问)

     1.提出疑问;请教。
      ▶汉·王充《论衡•问孔》:“以为圣贤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难问。”
      ▶《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