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箴作诗者》 清角声高非易奏,优昙花好不轻开。

清角声高非易奏,优昙花好不轻开。

意思:清角声调高不容易演奏,优昙花好不轻易打开。

出自作者[清]袁枚的《箴作诗者》

全文创作背景

**《箴作诗者》是清朝诗人袁枚创作的一篇诗歌**,反映了袁枚对当时诗坛风气的不满和呼吁。他通过这篇诗歌对那些盲目模仿古人、缺乏独创性的诗人进行了批评,强调了诗歌应该源于生活、展现个性、表达真实情感的观点。这可能与清朝中期诗坛上盛行的拟古主义风尚有关。拟古主义风尚导致很多诗人的作品缺乏真实情感和创新,袁枚对此表示不满,因此创作了这篇诗歌来呼吁诗人们回归诗歌创作的本源。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倚马休夸速藻佳,相如终竟压邹枚。
物须见少方为贵,诗到能迟转是才。
清角声高非易奏,优昙花好不轻开。
须知极乐神仙境,修炼多从苦处来。
作者介绍 孟郊简介
袁枚(1716年3月25日-1798年1月3日),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浙江慈溪。清朝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和美食家。

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1742)外调江苏,先后于,历任溧水、江宁、江浦、沭阳任县令七年,为官政治勤政颇有名声,奈仕途不顺,无意吏禄;乾隆十四年(1749)辞官隐居于南京小仓山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嘉庆二年(1797),袁枚去世,享年82岁,去世后葬在南京百步坡,世称“随园先生”。

袁枚倡导“性灵说”,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嘉三大家”(或江右三大家),又与赵翼、张问陶并称“性灵派三大家”,为“清代骈文八大家”之一。文笔与大学士直隶纪昀齐名,时称“南袁北纪”。主要传世的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及《补遗》,《随园食单》、《子不语》、《续子不语》等。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哀婉真挚,流传久远,古文论者将其与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

关键词解释

  • 清角

    读音:qīng jiǎo

    繁体字:清角

    意思:I

     1.清越的号角。
       ▶宋·姜夔《扬州慢》词:“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清·昭槤《啸亭杂录•木兰行围制度》:“渐闻清角声扬,远林呦

  • 昙花

    读音:tán huā

    繁体字:曇花

    短语:朝露

    英语:night-blooming cereus

    意思:(昙花,昙花)
    优昙钵花的简称。一种常绿灌木,主枝圆筒形,分枝扁平

  • 好不

    读音:hǎo bù

    繁体字:好不

    英语:very; quite; so

    意思:
     1.犹多么,很。
      ▶《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小夫人自思量:我恁地一个人,许多房奁,却嫁一个白鬚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