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孙莘老题召伯斗野亭》 南望古邗沟,沧波带芜城。

南望古邗沟,沧波带芜城。

意思:南望古邗沟,水波带芜城。

出自作者[宋]秦观的《和孙莘老题召伯斗野亭》

全文赏析

这首诗《淮海破冬仲,雪霜滋不平》是一首描绘冬日淮海湖区景象的诗,表达了作者对湖区冬日美景的赞美和对即将离别的感伤。 首联“淮海破冬仲,雪霜滋不平。菱荷枯折尽,积水寒更清。”描绘了冬日的淮海湖区,雪霜纷飞,湖面清澈,但荷花菱叶已经枯折尽无,积水的湖面在寒风中显得更加清冷。这一联以景起头,生动地描绘了冬日的湖区景象,同时也传达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气氛。 颔联“辍棹得佳观,湖天绕朱甍。”描绘了作者在湖上停船欣赏美景的场景,湖天一色,红瓦白墙,色彩斑斓。这一联色彩明丽,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与前一联的凄凉气氛形成鲜明的对比。 颈联“信美无与娱,浊醪聊自倾。”表达了作者对美景的赞美,但因为离别在即,无法尽情欣赏,只能自酌浊酒聊以排遣离愁别绪。这一联情感深沉,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伤和无奈。 接下来的几联,作者分别眺望故乡和古邗沟,描绘了村墟、孤烟、鸟声等景象,进一步表达了离别的感伤和思乡之情。最后,“揽衣视日景,薄阴漏微明。何时复来游,春风发鲜荣。”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和对湖区美景的向往,同时也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不舍。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冬日淮海湖区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景的赞美和对离别的感伤。诗中色彩明丽与凄凉萧瑟交织,情感深沉而细腻,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淮海破冬仲,雪霜滋不平。
菱荷枯折尽,积水寒更清。
辍棹得佳观,湖天绕朱甍。
信美无与娱,浊醪聊自倾。
北眺桑梓国,悠然白云生。
南望古邗沟,沧波带芜城。
村墟翳茅竹,孤烟起晨烹。
檐间鸟声落,客子念当行。
揽衣视日景,薄阴漏微明。
何时复来游,春风发鲜荣。
作者介绍 秦观简介
秦观(1049年—1100年9月17日),江苏高邮人(现高邮市三垛镇武宁秦家垛),字少游,一字太虚。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其淮海居士。苏轼曾戏呼其为“山抹微云君”。

秦观是北宋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但在秦观现存的所有作品中,词只有三卷100多首,而诗有十四卷430多首,文则达三十卷共250多篇,诗文相加,其篇幅远远超过词若干倍。

关键词解释

  • 邗沟

    引用解释

    也称 邗水 、 邗江 、 邗溟沟 等。 春秋 时 吴王 夫差 为争霸中原,引 江 水入 淮 以通粮道而开凿的古运河。 宋 秦观 《邗沟》诗:“霸落 邗沟 积水清,寒星无数傍船明。”

    读音:hán gōu

  • 芜城

    读音:wú chéng

    繁体字:蕪城

    意思:(芜城,芜城)
    古城名。即广陵城。故址在今江苏省·江都县境。
      ▶西汉·吴王·刘濞建都于此,筑广陵城。
      ▶南朝·宋·竟陵王·刘诞据广陵反,兵败死焉,城遂荒芜,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