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崔侍御》 高人屡解陈蕃榻,过客难登谢脁楼。

高人屡解陈蕃榻,过客难登谢脁楼。

意思:高人多次解陈蕃床,过客难登向脁楼。

出自作者[唐]李白的《寄崔侍御》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诗人通过描绘宛溪之畔的景色,表达了离别之愁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联“宛溪霜夜听猿愁,去国长为不系舟。”描绘了诗人离别时的凄凉景象,宛溪的霜夜,猿猴哀愁的叫声,让诗人心情更加沉重。离开故乡,如同不系之舟,随波逐流,不知归处。一个“愁”字,一个“长为不系舟”,表达了诗人离乡背井的痛苦和无奈。 颔联“独怜一雁飞南海,却羡双溪解北流。”诗人独自怜悯一只飞向南海的大雁,却羡慕双溪解往北流回故乡。这一联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大雁南飞的景象,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颈联“高人屡解陈蕃榻,过客难登谢脁楼。”诗人用典,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高人屡次解开陈蕃的席榻,邀请朋友来此相聚,但朋友却难登谢朓楼,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深思念和期盼。 尾联“此处别离同落叶,朝朝分散敬亭秋。”最后两句再次回到景色的描绘上,将离别的场景比作落叶,每天都在敬亭山上分散,表达了离别的痛苦和时间的无情。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景色的描绘和用典,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痛苦和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宛溪霜夜听猿愁,去国长为不系舟。
独怜一雁飞南海,却羡双溪解北流。
高人屡解陈蕃榻,过客难登谢脁楼。
此处别离同落叶,朝朝分散敬亭秋。
作者介绍 李白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关键词解释

  • 高人

    读音:gāo rén

    繁体字:高人

    英语:man of noble character

    意思:
     1.超人,不同凡俗。
      ▶《商君书•更法》:“有高人之行者,固见负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

  • 过客

    读音:guò kè

    繁体字:過客

    短语:过路人

    英语:passing traveller

    意思:(过客,过客)

     1.过路的客人;旅客。
      ▶《韩非子

  • 客难

    读音:kè nán

    繁体字:客難

    意思:(客难,客难)
    宾客的问难。亦为文体名。假设客人向自己诘问而进行答辩以申述己见的一种文体。始于汉·东方朔的《答客难》。事见《汉书•东方朔传》:“﹝朔上书欲求试用﹞辞数万言,终不见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