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问中使》 相臣节度死凤翔,老奸有貌幸不扬。

相臣节度死凤翔,老奸有貌幸不扬。

意思:相我死凤翔节度使,老奸有貌不扬幸运。

出自作者[明]李东阳的《问中使》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犀利的政治讽刺诗,以唐朝的历史背景为基础,揭露了权臣的奸诈和腐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问中使,几日发,长安老臣当死”展现了诗人对于朝廷使者迟迟不来的焦虑,直抒胸臆地表达了对于长安老臣生死未卜的担忧。这种开篇直接点题的手法,凸显了诗人的急切之情。 接着,“死不难,中使答,言从大梁至,大梁贼耳。” 中使的回答,让人感到了朝廷的混乱和无能,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不安。 然后,“胡称使,君不见,吐蕃使者中道亡”诗人借助吐蕃使者中途死亡的事件,对朝廷的外交能力进行了狠狠的讽刺,进一步揭示了朝廷的腐败和无能。 “相臣节度死凤翔,老奸有貌幸不扬。” 这两句诗中的“相臣节度死凤翔”指的是一位宰相在担任节度使时在凤翔去世,而“老奸有貌幸不扬”则是对这位宰相的讽刺,暗指他虽然外表老实,但实际上却是一个狡诈的人。 最后,“三年饱食居庙堂,澧州客死非人殃。” 这是对那位宰相生前的生活和死后的评价。诗人用“三年饱食居庙堂”形容他在位期间享受奢华生活,不顾百姓疾苦。而“澧州客死非人殃”则是指他最终在澧州去世,但这并非是天灾人祸,而是他自己的过错所致。 整首诗以唐朝的历史为背景,通过对一位宰相的讽刺,揭露了当时朝廷的腐败和无能,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的动荡和不安。诗人的笔触犀利,言辞尖锐,让人深感历史的沉重和人性的复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问中使,几日发,长安老臣当死。
死不难,中使答,言从大梁至,大梁贼耳。
胡称使,君不见,吐蕃使者中道亡。
相臣节度死凤翔,老奸有貌幸不扬。
三年饱食居庙堂,澧州客死非人殃。

关键词解释

  • 凤翔

    读音:fèng xiáng

    繁体字:鳳翔

    意思:(凤翔,凤翔)
    凤凰飞翔。
      (1)表示祥瑞景象。
      ▶《孔子家语•好生》:“凤翔麟至,鸟兽驯德。”
      ▶汉·焦赣《易林•损之坤》:“景星照堂,麟游

  • 相臣

    读音:xiāng chén

    繁体字:相臣

    意思:宰相。亦泛指大臣。
      ▶宋·梅尧臣《送张待制知越州》诗:“沧海东边会稽郡,朱轮远下相臣家。”
      ▶明·陶宗仪《辍耕录•纪隆平》:“诏脱脱安置淮安路,也先帖木儿安置宁夏

  • 节度

    读音:jié dù

    繁体字:節度

    意思:(节度,节度)

     1.节序度数。指历象上据以推算天体运行、季节变化的度数。
      ▶《史记•天官书》:“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

  • 不扬

    读音:bù yáng

    繁体字:不揚

    英语:bad-looking

    意思:(参见不扬,不飏)

    解释:1.不损伤。 2.不能散发。 3.不振作。 4.亦作\"不扬\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