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十六观经颂·下品上生观第十六》 若人虽不谤尊经,造众恶业无惭愧。

若人虽不谤尊经,造众恶业无惭愧。

意思:如果人虽不诽谤尊经,造众恶业没有惭愧。

出自作者[宋]释遵式的《十六观经颂·下品上生观第十六》

全文赏析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这首诗是一种佛教教义的宣传,旨在强调修行和道德的重要性。 从诗中可以看出,这首诗表达了对于道德和修行的重视。虽然人人都应该尊重经典,但如果没有道德和修行的实践,那么即使拥有再高的智慧和知识,也无法达到真正的道德和修行境界。 此外,诗中还提到了临终遇劝念弥陀的重要性。在临终时,如果能够得到劝告和教导,那么就能够更好地理解佛法,并获得更好的修行成果。 最后,诗中还提到了生彼十劫得初地的重要性。生彼十劫得初地是指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实践,逐渐获得初地、中地、后地等十地菩萨的境界。这种修行成果可以使人获得更多的智慧和力量,更好地帮助他人。 综上所述,这首诗是一种佛教教义的宣传,旨在强调修行和道德的重要性,并鼓励人们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实践,获得更好的修行成果和道德境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若人虽不谤尊经,造众恶业无惭愧。
临终遇劝念弥陀,生彼十劫得初地。

关键词解释

  • 惭愧

    读音:cán kuì

    繁体字:慚愧

    短语:无地自容 问心有愧 愧 惭 羞 耻 自惭形秽

    英语:ashamed

    意思:(惭愧,惭愧)

     1.因有缺点、

  • 众恶

    读音:zhòng wù

    繁体字:眾惡

    意思:(众恶,众恶)
    指各种罪恶。旧题汉·黄石公《三略•下略》:“废一善,则众善衰;赏一恶,则众恶归。”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只为这一路的人,众恶所归。”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