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河西春暮忆秦中》 边城细草出,客馆梨花飞。

边城细草出,客馆梨花飞。

意思:边城细草出来,客馆梨花飞。

出自作者[唐]岑参的《河西春暮忆秦中》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思乡之情的诗,诗中描绘了边疆客馆的春景和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首联“渭北春已老,河西人未归”,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渭北是作者所在的边疆地区,春色已老,意味着春天已经过去,而家乡的人还没有回来。这种情景让人感到孤独和寂寞,也让人更加思念家乡。 颔联“边城细草出,客馆梨花飞”,描绘了边疆客馆的春景。细草从土中冒出,梨花在空中飞舞,这些景象让人感到春天的生机和活力,但同时也让人更加思念家乡。 接下来的两联,“别后乡梦数,昨来家信稀”,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更加浓烈。作者经常梦见故乡的景象,但是最近却很少收到家中的来信,这让作者更加担心家中的情况。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挂念。 最后,“凉州三月半,犹未脱寒衣”,作者以凉州这个地方为背景,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凉州在边疆地区,气候寒冷,需要穿厚衣服才能过冬。作者在这里提到凉州三月还未脱去寒衣,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以边疆春景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表达思乡之情,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以及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自然,读来让人感到十分感人。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渭北春已老,河西人未归。
边城细草出,客馆梨花飞。
别后乡梦数,昨来家信稀。
凉州三月半,犹未脱寒衣。
作者介绍 岑参简介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现存诗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有《岑参集》十卷,已佚。今有《岑嘉州集》七卷(或为八卷)行世。《全唐诗》编诗四卷。

关键词解释

  • 边城

    读音:biān chéng

    繁体字:邊城

    意思:(边城,边城)

     1.指靠近国界的城市。
      ▶《管子•度地》:“当冬三月,天地闭藏,暑雨止,大寒起,万物实然,利以填塞空郄,缮边城,涂郭术。”
      ▶

  • 梨花

    读音:lí huā

    繁体字:梨花

    意思:
     1.梨树的花,一般为纯白色。
      ▶南朝·梁·萧子显《燕歌行》:“洛阳梨花落如雪,河边细草细如茵。”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

  • 细草

    读音:xì cǎo

    繁体字:細草

    意思:(细草,细草)

     1.小草。
      ▶《后汉书•崔寔传》:“五原土宜麻枲,而俗不知织绩,民冬月无衣,积细草而卧其中,见吏则衣草而出。”
      ▶南朝·梁·丘迟《侍宴

  • 出客

    读音:chū kè

    繁体字:出客

    意思:
     1.放出旅客。
      ▶《史记•孟尝君列传》:“关法,鸡鸣而出客,孟尝君恐追至,客之居下坐者有能为鸡鸣,而鸡齐鸣,遂发传出。”
     
     2.会客;出外作客。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