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读白耷山人诗》 宝剑尘封三尺水,麻鞵寒踏九州霜。

宝剑尘封三尺水,麻鞵寒踏九州霜。

意思:宝剑尘封三尺水,麻鞵寒踏九州霜。

出自作者[清]查慎行的《读白耷山人诗》

全文创作背景

《读白耷山人诗》是清代诗人查慎行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白耷山人的诗歌作品及其人生经历有关。白耷山人,即朱耷,是一位具有独特艺术风格和人生经历的诗人和画家。查慎行在读过白耷山人的诗歌后,深受感动,于是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慨。 在诗中,查慎行通过描绘白耷山人的诗歌风格和人生际遇,表达了对白耷山人才华和境遇的赞美和同情。同时,查慎行也借助诗歌表达了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和对人生的感悟。 总之,《读白耷山人诗》是一首以读诗感悟为主题的诗,通过赞美白耷山人的诗歌才华和人生经历,表达了查慎行对艺术和人生的独特理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人谓狂生本不狂,漆身吞炭事何常?
乱余宾客搜亡命,赦后英雄耻故乡。
宝剑尘封三尺水,麻鞵寒踏九州霜。
随身一掬澜翻泪,不哭穷途哭战场。
作者介绍
查(zhā)慎行(1650~1727),清代诗人,其族叔查继佐为清初文字狱案庄廷鑨明史案首告者之一,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为\"清初六家\"之一。浙江海宁袁花人。

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

王渔洋曰:“夏重诗,黄晦木先生常比之剑南。余谓以近体论,剑南奇创之才,夏重或逊其雄,夏重绵至之思,剑南亦未之过,当与古人争胜毫釐。若五七言古体,夏重丽藻络绎,宫商抗坠,往往有陈后山、元遗山之风。”沈归愚曰:“施注苏诗,行世久矣,敬业补所未及,兼多驳正。所为诗,得力于苏,意无勿申,辞无勿达。或以少蕴藉议之,然视外强中乾,袭面目而失神理者,固孰得而孰失耶?”

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关键词解释

  • 九州

    读音:jiǔ zhōu

    繁体字:九州

    意思:(九州,九州岛)

     1.古代分中国为九州。说法不一。
      ▶《书•禹贡》作冀、衮、青、徐、扬、荆、豫、梁、雍;《尔雅•释地》有幽、营州而无青、梁州;《周礼•夏官•职

  • 宝剑

    读音:bǎo jiàn

    繁体字:寶劍

    短语:干将 剑

    英语:a double-edged sword

    意思:(宝剑,宝剑)
    剑的美称。原指特别锋利而稀有的珍贵的剑。后泛

  • 尘封

    读音:chén fēng

    繁体字:塵封

    英语:covered with dust

    意思:(尘封,尘封)

     1.搁置已久,被尘土盖满。
      ▶《宋史•乐志十六》:“移眄俄空,宝鑑脂

  • 三尺

    读音:sān chǐ

    繁体字:三尺

    意思:
     1.指法律。
      ▶《史记•酷吏列传》:“周曰:‘三尺安出哉?’”裴骃集解引《汉书音义》:“以三尺竹简书法律也。”
      ▶前蜀·韦庄《和郑拾遗秋日感事》诗:“俭德遵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