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声闲似野,人意倦知春。
意思:鸟的声音熟悉像野,人意疲倦知道春天。
出自作者[明]高启的《西园闲兴(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看到竹过邻,园林独卧身》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人在园林中独自生活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的情感。
首句“看到竹过邻,园林独卧身”,直接点明主题,描绘出诗人的孤独状态。他看到邻居的竹子,却无法与之共享园林,只能独自一人卧在园林中。这种孤独感通过生动的描绘,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诗人的寂寞。
“鸟声闲似野,人意倦知春”这两句描绘了园林中的景象,鸟儿的声音显得格外悠闲,仿佛是野外一般。而人们对于春天的期待和热情已经消磨殆尽,表现出诗人的疲倦和无奈。
“残雨惊池树,斜阳照隙尘”这两句描绘了雨后夕阳的景象,残余的雨水惊动了池边的树木,夕阳透过缝隙照在尘土上。这种景象既表现出季节的特点,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诗人的孤独。
最后,“如何堂上客,不及燕来频”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不在身边的“堂上客”的思念和遗憾。他们不如频繁飞来的燕子了解和关心诗人的孤独,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寂寞和无奈。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园林中的孤独生活,通过生动的景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季节和时间的流逝,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寂寞和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优秀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