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合流值雨与曹光道饮》 谈兵与论文,曾不涉陈迹。

谈兵与论文,曾不涉陈迹。

意思:谈论战争与论文,不曾涉足陈迹。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合流值雨与曹光道饮》

全文赏析

这首诗《秋风嚎衰林,秋雨阻归客。赖有故时交,举杯聊岸帻。谈兵与论文,曾不涉陈迹。必竟无所施,醉去思泉石。》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心境。 首句“秋风嚎衰林”描绘了秋风在枯叶中吹过的凄凉景象,给人一种萧瑟之感。而“秋雨阻归客”则表达了诗人被秋雨阻隔,无法回家的无奈和忧愁。这两句诗为整首诗定下了情感基调,为后面的内容做了铺垫。 “赖有故时交,举杯聊岸帻”表达了诗人对故交的依赖和期待,希望有老朋友来陪伴和安慰自己。这里的“岸帻”指的是把头巾束紧,是一种放松和享受的姿态。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渴望和珍惜。 “谈兵与论文”是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交流话题,但“曾不涉陈迹”表明这些话题并没有解决诗人的问题或忧虑,也就是说这些交流并没有产生实质性的效果。这可能暗示了诗人的内心深处仍然存在困扰和迷茫。 最后,“必竟无所施,醉去思泉石。”诗人最终意识到自己的困扰无法解决,于是选择用醉酒来逃避现实,回归自然和安静的生活。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奈和无助的情绪。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表达诗人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迷茫和无助,同时也表达了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秋风嚎衰林,秋雨阻归客。
赖有故时交,举杯聊岸帻。
谈兵与论文,曾不涉陈迹。
必竟无所施,醉去思泉石。
作者介绍 聂绀弩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陈迹

    读音:chén jì

    繁体字:陳跡

    英语:vestiges

    意思:(参见陈迹,陈蹟)

    近义词: 旧事、痕迹、往事、旧迹、遗迹

    详细释

  • 论文

    读音:lùn wén

    繁体字:論文

    短语:舆论

    英语:thesis

    意思:(论文,论文)

     1.评论文人及其文章。
      ▶三国·魏·曹丕有《典论•论文》

  • 谈兵

    读音:tán bīng

    繁体字:談兵

    意思:(谈兵,谈兵)
    议论军事;谈论用兵。
      ▶宋·梅尧臣《夜酌赵侯家》诗:“方与旧将饮,谈兵灯烛前。”
      ▶明·沈德符《野获编•兵部•文士论兵》:“其次则沈少林状元、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