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过吴门次萨天锡韵》 西施去后屟廊倾,岁岁春深烧痕绿。

西施去后屟廊倾,岁岁春深烧痕绿。

意思:西施离开后屟回廊倒塌,每年春季深烧痕绿。

出自作者[明]李祯的《过吴门次萨天锡韵》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风光的诗,通过对七泽三江、杨柳芙蓉、阊门、靡芜、棠梨花、馆娃宫、三高祠、真娘墓、西施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和历史的沧桑。 首句“七泽三江通甫里,杨柳芙蓉照湖水”描绘了江南水乡的广袤和丰富,七泽三江流经甫里,杨柳和芙蓉在湖水中映照,展现出江南水乡的生机勃勃。 “阊门过去是盘门,半掩珠帘画楼里”描绘了阊门的繁华和盘门的险要,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半掩的珠帘和画楼,让人想象出过去的繁华景象。 “靡芜生遍鸳鸯沙,东风落尽棠梨花”描绘了江南水乡的荒芜和变迁,靡芜和棠梨花在鸳鸯沙上盛开,但东风已经将它们吹落,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 “馆娃香径走糜鹿,清夜鬼灯明绛纱”描绘了历史的沧桑和神秘,馆娃宫曾经是麋鹿出没的地方,而清夜的鬼灯在绛纱上闪烁,让人想象出历史的神秘和恐怖。 整首诗通过对江南水乡的描绘,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和历史的沧桑,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七泽三江通甫里,杨柳芙蓉照湖水。
阊门过去是盘门,半掩珠帘画楼里。
靡芜生遍鸳鸯沙,东风落尽棠梨花。
馆娃香径走糜鹿,清夜鬼灯明绛纱。
三高祠下东流续,真娘墓上风吹竹。
西施去后屟廊倾,岁岁春深烧痕绿。

关键词解释

  • 西施

    读音:xī shī

    繁体字:西施

    英语:Xi Shi [a famous beauty]

    意思:
     1.春秋·越美女。或称先施,别名夷光,亦称西子。姓施,春秋末年越国·苎罗(今浙江·诸暨南)人。<

  • 春深

    读音:chūn shēn

    繁体字:春深

    意思:春意浓郁。
      ▶唐·储光羲《钓鱼湾》诗:“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
      ▶宋·秦观《次韵裴仲谟和何先辈》:“支枕星河横醉后,入帘飞絮报春深。”
      ▶许地山《危

  • 去后

    读音:qù hòu

    繁体字:去後

    意思:(去后,去后)
    以后。
      ▶明·朱权《荆钗记•启媒》:“昨闻故人王景春之子,堂试魁名,去后必有好处。”
      ▶《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世人只知眼前贵贱,那知去后

  • 屟廊

    读音:xiè láng

    繁体字:屟廊

    解释:1.亦作\"屧廊\"。 2.即响屧廊。春秋时吴宫廊名。廊中地面用梓木板铺成,行走有声。 3.泛指屋前走廊。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