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梦过三陵》 梦过汉陵间,秋风石马闲。

梦过汉陵间,秋风石马闲。

意思:梦见过汉陵之间,秋风石马闲。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梦过三陵》

全文赏析

这首诗《梦过汉陵间,秋风石马闲。
当年侍臣泪,泣尽向三山》以秋风、石马等冷色调元素,营造出一种凄清、荒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逝去时代的怀念。 首句“梦过汉陵间,秋风石马闲”中,“梦过汉陵”暗示了诗人的历史感和对过去的怀念。秋风起,石马静,寥寥几笔描绘出了一幅沉寂的画面,象征着过去的时代已经远去。 “当年侍臣泪,泣尽向三山”一句,用侍臣的泪水来表达对逝去时代的感慨。侍臣曾经为那个时代而哭泣,如今泪水已经流尽,只剩下对过去的怀念和伤感。这句诗以情感深挚、哀婉动人著称,让人不禁想起那些已经逝去的岁月。 整首诗以秋风、石马等元素,营造出一种凄清、荒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逝去时代的怀念。诗中蕴含着深深的情感和思考,让人在品味中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人生的沧桑。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梦过汉陵间,秋风石马闲。
当年侍臣泪,泣尽向三山。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石马

    读音:shí mǎ

    繁体字:石馬

    意思:(石马,石马)
    石雕的马。古时多列于帝王及贵官墓前。
      ▶《西京杂记》卷五:“余所知陈缟,质木人也,入终南山採薪还,晚,趋舍未至,见张丞相墓前石马,谓为鹿也,即以斧挝之,斧缺柯

  • 汉陵

    读音:hàn líng

    繁体字:漢陵

    意思:(汉陵,汉陵)
    汉代帝王的陵园。
      ▶元王逢《钱塘春感》诗:“骊山草暗墟周业,郿坞花繁失汉陵。”
      ▶清·纳兰性德《望海潮•宝珠洞》词:“汉陵风雨,寒烟衰草,江山

  • 秋风

    读音:qiū fēng

    繁体字:秋風

    英语:autumn wind

    意思:(秋风,秋风)

     1.秋季的风。
      ▶汉武帝《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 马闲

    引用解释

    马厩;马栏。《三国志·魏志·东夷传》“而 夫餘 王其中”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昔北方有 高离 之国者,其王者侍婢有身,王欲杀之,婢云:‘有气如鸡子来下,我故有身。’后生子,王捐之於溷中,猪以喙嘘之,徙至马闲,马以气嘘之,不死。”

    读音:mǎ xián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