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鹤会三首》 肉眼安能辨圣凡,有时巾褐过城南。

肉眼安能辨圣凡,有时巾褐过城南。

意思:肉眼怎能分辨圣凡,有时巾褐流过城南。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鹤会三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它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探讨了人生和宇宙的真理。 首句“肉眼安能辨圣凡”是一个富有启示性的句子,它表达了一种对世俗观念的挑战。通常,人们根据外表、地位、财富等外在条件来区分“圣人”和“凡人”,然而,诗人却以“肉眼”指出,这种区分往往是基于错误的判断。肉眼看到的只是表面的现象,而真正的内在本质往往被忽视。因此,肉眼无法区分圣人和凡人,只有通过深入观察和思考,才能理解他们的真正本质。 “有时巾褐过城南”则表达了一种平凡而朴素的生活态度。巾褐是普通百姓常穿的粗布衣服,诗人以此形象地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方式。他并不追求外在的荣誉和地位,而是过着朴素而简单的生活,有时甚至会穿着巾褐穿越城南。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世俗的淡漠和对内心的追求。 “亦无肘后堪传汝”一句中,“肘后”指的是一种古代的标记官阶的标志,而“堪传汝”则表达了一种传承和传递的意味。诗人在此暗示,这种生活态度和追求并不是为了追求名利,而是为了自我实现和内心的满足,因此不需要通过外在的标志来证明自己。这种精神层面的追求是无价的,无法用物质来衡量和传承。 最后,“且向纯阳两字参”一句,“纯阳”指的是道教中的“纯阳子”,即修炼得道的人。诗人在此提醒我们,应该深入思考和探索“纯阳”这两个字所代表的真理,即人生的真谛和宇宙的奥秘。这是一种对人生哲理的探索和追求,也是对内心世界的反思和提升。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探讨了人生的真谛和宇宙的奥秘,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索和追求。它提醒我们,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外在的标志和物质,而在于内心的满足和精神层面的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肉眼安能辨圣凡,有时巾褐过城南。
亦无肘后堪传汝,且向纯阳两字参。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安能

    读音:ān néng

    繁体字:安能

    英语:how

    近义词: 若何、何以、什么、如何

    详细释义:岂能、怎能。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安能舍其所乐,

  • 肉眼

    读音:ròu yǎn

    繁体字:肉眼

    英语:unaided eye

    意思:
     1.佛经所说五眼之一,谓肉身之眼。认为肉眼见近不见远,见前不见后,见明不见暗。
      ▶《维摩经•不二法门品》:“

  • 凡有

    读音:fán yǒu

    繁体字:凡有

    意思:所有;一切。
      ▶鲁迅《坟•人之歷史》:“凡在地球之上,无间有生无生,决无差别,空间凡有,悉归于一。”
      ▶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二》:“还有部《蜀龟鉴》,都是讲张献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