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眼安能辨圣凡,有时巾褐过城南。
意思:肉眼怎能分辨圣凡,有时巾褐流过城南。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鹤会三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它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探讨了人生和宇宙的真理。
首句“肉眼安能辨圣凡”是一个富有启示性的句子,它表达了一种对世俗观念的挑战。通常,人们根据外表、地位、财富等外在条件来区分“圣人”和“凡人”,然而,诗人却以“肉眼”指出,这种区分往往是基于错误的判断。肉眼看到的只是表面的现象,而真正的内在本质往往被忽视。因此,肉眼无法区分圣人和凡人,只有通过深入观察和思考,才能理解他们的真正本质。
“有时巾褐过城南”则表达了一种平凡而朴素的生活态度。巾褐是普通百姓常穿的粗布衣服,诗人以此形象地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方式。他并不追求外在的荣誉和地位,而是过着朴素而简单的生活,有时甚至会穿着巾褐穿越城南。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世俗的淡漠和对内心的追求。
“亦无肘后堪传汝”一句中,“肘后”指的是一种古代的标记官阶的标志,而“堪传汝”则表达了一种传承和传递的意味。诗人在此暗示,这种生活态度和追求并不是为了追求名利,而是为了自我实现和内心的满足,因此不需要通过外在的标志来证明自己。这种精神层面的追求是无价的,无法用物质来衡量和传承。
最后,“且向纯阳两字参”一句,“纯阳”指的是道教中的“纯阳子”,即修炼得道的人。诗人在此提醒我们,应该深入思考和探索“纯阳”这两个字所代表的真理,即人生的真谛和宇宙的奥秘。这是一种对人生哲理的探索和追求,也是对内心世界的反思和提升。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探讨了人生的真谛和宇宙的奥秘,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索和追求。它提醒我们,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外在的标志和物质,而在于内心的满足和精神层面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