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晓望白帝城盐山》 日出清江望,暄和散旅愁。

日出清江望,暄和散旅愁。

意思:太阳从清江望,温暖和散旅愁。

出自作者[唐]杜甫的《晓望白帝城盐山》

全文赏析

鹤注谓大历元年春作,盖以二年之春公已迁居赤甲矣。《杜臆》:诗题当作“白帝城晓望盐山”。《水经注》:广谿峡,乃三峡之首,其间三十里,颓岩倚木。山上有神渊,渊北有白盐崖,高可千余丈,俯临神渊,土人见其高白,故因名之。《方舆胜览》:白盐山,在州城东十七里。

  徐步携斑杖①,看山仰白头。翠深开断壁,红远结飞楼②。日出清江望③,..暄和散旅愁④。春城见松雪⑤,始拟进归舟⑥。

  (上四晓望之景,下四望中之兴。壁切山,楼切城,皆仰头所见者。断壁开处。见其深翠。飞楼结处,见其远红。此用倒装法。《杜臆》:城中见日初出,从清江而望此山,兼以日气暄和,真足散旅人之愁。旅人以即次为安,谓其堪卜居也。春城焉得有雪,亦谓盐山似之。见此佳景而始拟进舟,有不忍忽然之意。后《入宅》诗云“断崖当白盐”,又《移东屯》云“白盐危峤北”,公盖眷眷此山矣。此诗上四句整对,下四句散行,与《早花》诗同属变化之格。)

  ①斑杖,斑竹杖也。梁溉到有《赠任新安斑竹杖》诗。②隋炀帝诗,“飞楼倚观轩若惊。”③《杜臆》:地志:白盐山有夷溪,夷水出焉,水色清照十丈,名为清江。④申涵光曰:”暄和散旅愁”,是客中情事,此与“阳和不散穷愁恨”各有妙理。⑤颜延之诗:”山明见松雪。”⑥归舟本拟出峡,今盼望盐山而特进舟也。谢脁诗:”天际识归舟。”
-----------仇兆鳌 《杜诗详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徐步移班杖,看山仰白头。
翠深开断壁,红远结飞楼。
日出清江望,暄和散旅愁。
春城见松雪,始拟进归舟。
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关键词解释

  • 清江

    读音:qīng jiāng

    繁体字:清江

    意思:
     1.水色清澄的江。
      ▶南朝·梁·何逊《初发新林》诗:“铙吹响清江,悬旗出长屿。”
      ▶唐·王昌龄《送窦七》诗:“清江月色傍林秋,波上荧荧望一舟。”

  • 日出

    读音:rì chū

    繁体字:日出

    英语:sunrise

    反义词: 日落、日入

    解释:①话剧剧本。曹禺作于1935年。交际花陈白露受银行家潘月亭供养,整日与一群游

  • 旅愁

    读音:lǚ chóu

    繁体字:旅愁

    意思:羁旅者的愁闷心情。
      ▶唐·王昌龄《万岁楼》诗:“谁堪登望云烟里,向晚茫茫发旅愁。”
      ▶元·黄庚《书山阴驿》诗:“寄驿通乡信,题诗记旅愁。”
      ▶许地山《缀网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